[实用新型]触动模块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2360.X | 申请日: | 2009-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99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52 | 分类号: | H01H13/52;H01H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鸿禧;罗延红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动 模块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动模块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弹性组件的弹性回复力驱使相关机构组件回复初始状态的触动模块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电子设备,尤其笔记本电脑及其它可携带型电子装置,大多采用电池供电,常见的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续航力一般为3-8小时,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者对可携带型电子设备的电池续航力需求,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小可携带型电子设备的电量消耗成为业界的努力研究方向。
电子设备闲置不用时,若不关闭电子设备,将持续的消耗电能。若提供一种休眠装置,在电子设备闲置不用时,使电子设备暂时性停止工作,则可减小电量消耗。目前市面上关于启动休眠装置的机构主要有下列方式:塑料弹力臂机构及磁力阀机构。上述的机构虽可达到触动休眠的效果,但业界尚发现有相关的缺失。关于塑料弹力臂机构,主要因长期的压迫容易造成结构上的弹性疲乏,导致弹力臂无法顺利回位至预设的位置上,而使整体的电子设备形成长期休眠状态或不休眠状态。再者,关于磁力阀机构,主要是其单价过高,使一般业者无法承担其过高的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为了能够兼顾解决之,基于多年研究开发与诸多实务经验,提出一种触动模块机构,以作为改善上述缺点的实现方式与依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动模块机构,以避免如以往的弹性臂容易造成疲乏的情况发生。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提供的一种触动模块机构,其包含:壳体、按压件、支撑板、弹性组件以及开关组件。壳体上具有第一透孔,其可供按压件的顶端穿设于壳体。支撑板可具有第二透孔,供按压件的底端穿设于支撑板。弹性组件的一端可固定结合于按压件的侧表面上,弹性组件的另一端可结合于支撑板上。其中,按压件受外力产生位移时,按压件可接触于开关组件,按压件并带动压缩弹性组件产生形变,外力不作用于按压件时,弹性组件即回复至初始状态,并带动按压件回至初始位置。前述提及的按压件可为柱状形态。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提供的另一种触动模块机构,其包含:壳体、按压件、支撑板、弹性组件以及开关组件。壳体上具有第一透孔,其可供按压件的顶端穿设于壳体。再者,按压件的侧表面延伸有挡部,挡部主要可位于壳体的内部。支撑板可具有第二透孔,供按压件的底端穿设于支撑板。弹性组件设置于挡部及支撑板之间。其中,按压件受外力产生位移时,按压件可接触于开关组件,按压件并带动压缩弹性组件产生形变,外力不作用于按压件时,弹性组件即回复至初始状态,并带动按压件回至初始位置。前述提及的按压件可为柱状形态。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提供的又一种触动模块机构,其包含:壳体、按压件、支撑板、弹性组件以及开关组件。壳体上具有第一透孔,其可供按压件的顶端穿设于壳体。再者,按压件的侧表面延伸有挡部位于壳体的内部,且挡部设有第二透孔。支撑板可在表面上凸设有杆体,杆体穿设于挡部的第二透孔。弹性组件设置于挡部及支撑板之间。其中,按压件受外力产生位移时,按压件可接触于开关组件,按压件并带动压缩弹性组件产生形变,外力不作用于按压件时,弹性组件即回复至初始状态,并带动按压件回至初始位置。前述提及的按压件及杆体可为柱状形态。
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触动模块机构具有一个或多个下述优点:
(1)该触动模块机构可解决以往塑料弹力臂容易造成因弹性疲乏,而无法顺利回位至预设位置上的问题。
(2)该触动模块机构的成本可低于以往磁力阀开关的单价。
兹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优选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动模块机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动模块机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动模块机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动模块机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动模块机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一;以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动模块机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二。
【主要符号说明】
1、2、3:触动模块机构; 10、20、30:壳体;
100、200、300:第一透孔; 12、22、32:按压件;
220、320:挡部; 14、24、34:支撑板;
140、240、322:第二透孔; 342: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23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式开关消弧装置
- 下一篇:工业缝纫机电磁铁电源切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