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间可调行程转换避震缓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2613.3 | 申请日: | 200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035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克臻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可调 行程 转换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行车避震器,特指该避震器的缓冲行程为可做空间调整者。
背景技术
自行车避震器是一种装设于自行车上,用以减缓自行车于行走中因地面起伏所造成的车体震动的装置,其内部设有一缓冲机构可提供一压缩行程,该避震器承受一震动时,借由该缓冲机构于压缩行程内位移而耗损动能即可达到上述减缓震动的目的。
自行车依其行驶的路面的起伏状况而定,于行进时将感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动,路面平缓时震动较为缓和,而路面起伏较大时震动则较为激烈,因此自行车避震器于使用时期望能调整缓冲机构的压缩行程,如此可于路面起伏大而震动剧烈时令压缩行程增加而使缓冲机构可有效的吸收耗损该震动的动能,又或者于路面起伏较平缓或于上坡路面行驶时令压缩行程缩短甚至取消压缩行程的作动以避免骑乘者的踩踏力量为缓冲机构所吸收而导致力气的耗损。
然而,一般的自行车避震器其缓冲机构所具有的压缩行程设计为固定式而不可调整,因此既有的自行车避震器有使用于自行车上时往往仅于其设定的压缩行程所对应的路面状况上可发挥良好的避震效果,而于其它非压缩行程所对应的路面状况上的避震效果就差强人意的缺点,因此既有的自行车避震器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既有的自行车避震器的问题点,本实用新型借由设计一可调整行程的自行车避震器,期望能解决既有自行车避震器因行程固定而仅于一定范围的路面状况上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的缺点。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可调行程转换避震缓冲器,其包含有:
一前叉组件,其包含有一端相互套合的内外管,外管的封闭端与车轮轮轴连接,内管的另端结合于自行车的肩座上;以及
一缓冲机构,其包含有:
一套筒组件设置位于所述内管内,其设有一上端具有第二螺合部而内部呈中空且成型有内螺纹的一调整套筒以及结合于该调整套筒内具螺杆部的一调整件,调整件且穿出套筒组件上、下端,套筒组件的轴向平行于内、外管的轴向;
一弹性组件设置位于所述内管内,其一端结合于所述调整套筒的第二螺合部上;
一转动件,其具有第一螺合部且以可转动方式结合于自行车的肩座上,所述弹性组件的另端结合于该第一螺合部;
一连接轴,其设置位于调整套筒的另端并且一端结合于所述调整件螺杆部的一端上,其另端结合于所述外管的封闭端;
一缓冲减震件,其成型有一贯孔并以该贯孔套设于所述连接轴而结合于所述内管穿设于外管内的一端。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借由转动所述转动件令外弹簧带动调整套筒旋转并位移而进一步带动内管相对外管位移,如此即可控制所述缓冲减震件至外管封闭端的距离而达到空间转换及调整行程的目的,借此,使用者可依据路面起伏状况调整压缩行程为较长或较短来据以因应较大或较小的震动,使避震器无论在何种路面状况皆可发挥最佳的避震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放大剖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机构的立体分解图;以及
图4、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空间可调行程转换避震缓冲器,其装设于一自行车肩座30上,包含有一前叉组件10以及一缓冲机构20,其中:
该前叉组件10包含有一具有开口端111以及一封闭端112与车轮轮轴连接的外管11、一自该开口端111套入于外管11内呈可滑动的一内管12,该内管12的另端结合于自行车的肩座30上;以及
该缓冲机构20包含有一套筒组件21、一弹性组件、一转动件23、一固定座24、一连接轴25以及一缓冲减震件26,其中:
该套筒组件21设置位于所述内管12内,其具有一调整套筒211以及一调整件212,该调整套筒211上端具有第二螺合部2111而内部呈中空且成型有内螺纹,而该调整件212具有一心轴2121以及成型于该心轴2121上的螺杆部2122并以螺杆部2122结合于该调整套筒211内,该心轴2121一端设有螺孔2123且该端穿出于调整套筒211的上端,于该螺孔2123处结合有一穿套有一垫片215的固定件214,套筒组件21的轴向平行于内、外管12、11的轴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2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