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2757.9 | 申请日: | 2009-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洪明泉;邱俊昌;叶旭成;李全发;刘又纶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模块,特别是关于一种能方便拆装、组合与维修的液晶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这些年来,随着液晶显示器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且其所发射的辐射量远小于传统的CRT显示器,因此液晶显示器现已成为显示器市场的主流。
请参照图1,图1所绘示为习知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此液晶显示器100包括前框110、液晶显示模块120、电路控制板130与后框140。通过前框110与后框140,可对液晶显示模块120的位置进行固定。
接着,请参照图2,图2所绘示为习知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分解图,此液晶显示模块120包括铁框121、液晶面板122、胶框123、增亮膜124、扩散膜125、扩散板126、灯源127、反射片128与背板129。其中,灯源127是由多个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所组成,其所发出的光线有部份会直接入射至扩散板126,而其他的光线则会被反射片128反射而入射至扩散板126。扩散板126的功用在于使灯源127所发出的光线彼此混合,扩散膜125的功用则是让光线混合地更加均匀,以使液晶显示器100于显示时能有更均匀的亮度,而增亮膜124的功用则是将扩散的光聚集起来,以增加液晶显示器100于视角范围内的亮度。此外,胶框123则是用来固定增亮膜124、扩散膜125与扩散板126,而液晶面板122则是放置在胶框123上并与增亮膜124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铁框121与背板129则是属于液晶显示模块120最外层的部份,用以保护液晶显示模块120内的元件。
然而,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前述的液晶显示模块120的结构已不符合成本上的需求,而且如此复杂的结构不利于拆装、组合及维修,因此本案的实用新型发明人提出新的液晶显示模块的结构,使能有效减少成本,增加拆装、组合及维修上的方便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且能有效减少成本的液晶显示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方便拆装、组合及维修的液晶显示模块。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一第一部份与一第二部份,所述第一部份包括一液晶面板、至少一光学膜片、一扩散板以及一前框,第二部份包括一灯源与一背板。其中,前框环绕液晶面板、光学膜片与扩散板的侧边,使液晶面板、光学膜片与扩散板依序排列并固定。灯源为面光源。背板定义出一容置空间,使灯源设置于容置空间内。通过前框与背板互相结合固定,使灯源位于扩散板的入光面侧,并使第一部份与第二部份相结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一第一部份与一第二部份,所述第一部份包括一液晶面板、至少一光学膜片、一导光板、至少一灯源以及一前框,第二部份包括一背板。其中,灯源为一线光源,位于导光板至少其中一入光面侧。前框环绕液晶面板、光学膜片与导光板的侧边,使液晶面板、光学膜片与导光板依序排列并固定。背板定义出一容置空间。通过前框与背板互相结合固定,背板可将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反射,使其再进入导光板,并使第一部份与第二部份相结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又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一第一部份与一第二部份,所述第一部份包括一液晶面板、至少一光学膜片、一导光板以及一前框,第二部份包括一灯源以及一背板。其中,前框环绕液晶面板、光学膜片与导光板的侧边,使液晶面板、光学膜片与导光板依序排列并固定。灯源为一线光源。背板定义出一容置空间,使灯源设置于容置空间内。通过前框与背板互相结合固定,使灯源对应于导光板至少其中一入光面侧,并使第一部份与第二部份相结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再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一第一部份与一第二部份,所述第一部份包括一液晶面板、至少一光学膜片、一扩散板以及一前框,第二部份包括一导光板、至少一灯源与一背板。其中,前框环绕液晶面板、光学膜片与扩散板的侧边,使液晶面板、光学膜片与扩散板依序排列并固定。灯源为一线光源,位于导光板至少其中一入光面测。背板定义出一容置空间,使灯源与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通过前框与背板互相结合固定,使扩散板位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侧,并使第一部份与第二部份相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2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