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置式天线与塔放的一体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2783.1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49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程广辉;王东;傅彦民;谢咏君;白小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42;H01Q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天线 一体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为3G技术中WCDMA、TD-SCDMA的基带拉远射频子系统RRU基站天线与塔放的一体化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3G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信息等服务。在3G技术领域中,分布式基站由RRU(Radio Remote Unit)和BBU(Base Band Unit)组成。其中RRU承担基站的射频处理部分,作为宏基站的拉远模块,满足城市、郊区、农村、高速公路、铁路、热点地区等的无线覆盖的要求。目前,现有基站上RRU安装俱是位于天线下部,两者分别固定在抱杆上。然而,这种分体式结构需要现场施工人员多次上塔安装操作,这对高空作业来很不方便且不安全,且天线与RRU过大的整体重量以及迎风面积将使抱杆承受较大载荷,因此,对抱杆提出了较高的强度要求,这必然带来了较高的成本;同时RRU较大的重量造成了现场施工的困难,也不便于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式天线与塔放的一体化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抱杆承载大、安装和维护不方便且施工操作不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置式天线与塔放的一体化结构,包括塔放和固于抱杆上之天线,所述塔放设置于天线背部,两者通过电缆组件实现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与塔放一体化的结构,将RRU内部的塔放单元分离出来,设置于天线背面,RRU的监控单元部分落地,这样大大降低了抱杆承载的重量,进而降低了对抱杆的要求;同时一体化结构减少了现场施工人员上塔操作的次数,较轻的整体重量方便了现场施工;可插拔的结构设计保证天线与塔放的可单独拆卸,这样也大大方便了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实施例总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实施例中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实施例中塔放正面立体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实施例中塔放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实施例中天线与塔放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天线; 11-天线安装孔;
12-天线N型接头或盲插接头;13-安装凸耳;
14-端盖; 2-抱杆;
3-塔放; 31-塔放安装孔;
32-塔放N型接头或盲插接头;33-底板;
34-压铆螺钉; 4-电缆组件;
5-上挂架; 51-上锁定件;
52-支承架; 6-下挂架;
61-下锁定件; 62-框架;
7-螺纹组件; 8-外接N型接头或盲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与塔放一体化的结构,其是将RRU内部的塔放单元分离出来,置放于天线背部,两者通过电缆组件相互通讯连接,然后通过安装部件将天线固定在抱杆上,而RRU的监控单元部分落地。这样,可使RRU结构分设成两部分,抱杆承载的重量大大降低,故而降低了对抱杆的强度要求。同时,由于天线与塔放的一体化结构,可使现场施工人员的上塔操作一次完成,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展示的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2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路分压钳
- 下一篇:一种多电源域集成电路的静电放电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