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碳纤维轮圈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2873.0 | 申请日: | 2009-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2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叔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胜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2 | 分类号: | B60B21/02;B60B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碳纤维 轮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指一种适于车辆轮胎使用的碳纤维轮圈。
背景技术
图1、2揭示一种习用碳纤维复合材自行车轮圈结构,该碳纤维轮圈10为一内部中空的环体,其同心的具有一小圆框11、一较大径的大圆框12,以及对称连接于该小、大圆框11、12二侧的弧状边框13、14;
所述小圆框11具有弧形的外表面110以及平直或较小弧度的内表面111,此内表面111并设有复数个贯穿两表面110、111的辐丝孔15,该幅丝孔15供幅丝21安装,并使幅丝21的接头能确实定位于平直的内表面111;至于大圆框12则卡设有一金属胎框22,此胎框22设有一开口朝外的胎槽221,并于胎槽221开口设有相向的扣块222,令该胎槽221、扣块222得提供具有内胎的轮胎23装设;惟,其胎框22无法与碳纤维轮圈10一体成型制造,导致整个结构有制造成本高、质感不佳及重量降低不大的缺点。
请参阅图3,于是便开发出一种直接于大圆框12外表面120一体成型有一开口朝外的胎槽121,并于胎槽121开口设有相向的扣块122,令该胎槽121、扣块122得提供具有内胎的轮胎23装设,该大圆框12由于成型的形状差异性大,其须于大圆框12内部包覆一外圈16,具体而言,其以纤维层含浸的吸收环氧树脂作为纤维素材,然后依外圈16形状的加迭一层或复数层的素材,透过外模以高压及高温的方式予以成型出该大圆框12,换言之,其外圈16是当作一内模运用,只不过该内模在成型后是连结于大圆框12中,如此便能改善图1、2碳纤维轮圈无法一体成型出胎框的缺点。可是,其一体成型的小圆框11由于没有内模配置,所以小圆框11与二边框13、14的厚度差异并不大,导致小圆框11在承受行驶作用力时,其小圆框11并不足以同时承受二边框13、14、幅丝21所传递来的应力,在长久操作下,其小圆框11极容易产生变形;另外,小圆框11的内表面111衔接二边框13、14的两点位置A、B,由于形状变化过大,此处极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断裂问题;综上,在小圆框11容易变形及断裂下,导致该图3的轮圈10仍有使用寿命不长及安全上的顾虑。
有鉴于该小圆框11的设计不良处,乃有图4的结构产生,其主要在小圆框11的内表面111连结有一内圈17,俾藉此内圈17设置而能成为成型小圆框11的内模,令小圆框11内、外表面110、111能于中央部位成型出厚度最大处,且使小圆框11的内、外表面110、111能呈对称的弧形设置,并令该内、外表面110、111的厚度呈渐缩的连接至边框13、14,藉此设计而能大幅改变该小圆框11的形状,用以增加其结构性,具体而言,此内圈17是成型小圆框11的内模,只不过该内模在成型后是连结于小圆框11中,如此便能改善图3的缺点。
由上述图4结构得知,此外圈16、内圈17主要是作为内模使用,以使碳纤维素材能依循的成型出截面形状变化较大的小圆框11、大圆框12,达到结构强化的要求,可是此种结构的制法须经准备外圈16→准备内圈17→成型轮圈10等众多繁复工序,其不但因动作次数增加而累积工时,且外圈16、内圈17须连带的安装至轮圈10中,而每一轮圈10均须备置一套外圈16、内圈17,造成轮圈10完成的工作效率无法提升,更难提经济效益的增长,并其外圈16、内圈17常是金属制成,因而具有一定的重量,而此是目前加工技术无法突破之处。
有鉴于习用该等碳纤维轮圈制造相当费时又费工,以致成本高涨,效率无法提升的缺点,同时无法有效降低制成品的重量,乃以多年的专业经验与心得,经不断构思、创研,进而研发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碳纤维轮圈,以碳纤维一体成型出轮圈同心的小圆框、大圆框,缩短制造工时,提高生产效率,使轮圈重量轻并更为坚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如下方案:
一种车辆的碳纤维轮圈,其轮圈以碳纤维一体成型出同心的小圆框、大圆框,于该小、大圆框的二侧对称连接有弧状边框,令该轮圈形成一内部中空的环体;该小圆框对称的具有弧形的外表面以及内表面,该内、外表面于中央部位形成厚度最大处,且该处厚度不小于二边框相加的总厚度,并该内、外表面的厚度呈渐缩的连接边框;该大圆框于外表面形成有开口朝外的胎槽,并于胎槽开口设有相向的扣块,该胎槽及扣块供具有内胎的轮胎装设。
该小圆框环设有复数个贯穿内、外表面的辐丝孔,该幅丝孔供幅丝安装,并使幅丝的接头定位于小圆框内表面。
该大圆框贯设有透孔,此透孔供幅丝的接头通过,使接头安装于小圆框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胜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胜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2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光纤导引的大鼠气管插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逆变焊机的输出外特性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