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浦及其止回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3030.2 | 申请日: | 200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29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井泵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9/40;F16K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克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止回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泵浦的止回阀结构,尤其是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的止回阀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在运送水至所需之处时,通常会在输水的水管上设置一泵浦以提供动力,使水通过该动力而能够迅速且便利地送往目的地。
而目前所使用的泵浦内设有一止回阀,其用于当泵浦作动时驱动水流,以将水流自出水管输出该泵浦,而当泵浦停止作动时,该止回阀可避免出水管中的水回流至泵浦中冲击泵浦内部的叶轮,而造成叶轮或塑料制成的机身内部构件的损毁。
目前已有的止回阀可参看申请人先前申请并获准公告的台湾新型专利权第M336365号,其是在一泵浦的出水管中设有止回阀,其包括一上环座、设置于该环座中的锤体以及一弹性组件,该环座在中央形成有一穿孔,且在该穿孔周围设有出水口,而该锤体具有设置于该穿孔中的杆体部以及设置于该杆体部底端的阻挡部,而锤体中设有磁铁,且于机体上相对设有可相互感应的磁簧开关,而该弹性组件套设于该锤体的杆体部外侧,且一端抵掣于该环座的底部,而另端则抵掣于该阻挡部。
当泵浦尚未作动时,该锤体的阻挡部抵靠于该出水管的底部,以封闭该出水管的入口,而该泵浦作动时,水流会推动该锤体的阻挡部而朝上环座方向前进,此时该阻挡部会压缩弹性组件而让水通过,使水从上环座的出水口流出;当泵浦停止作动时,则锤体的阻挡部会因弹性组件的回复弹力渐渐大于水流的推动力,而再次抵靠于该出水管的底部,避免水回流至泵浦的机体内部。因此通过压缩弹性组件即可让水流出,且具有避免出水管中的水回流的效果。
然而,当泵浦作动时让水产生极大的推动力而让该阻挡部压缩且迫紧该弹性组件,且甚至超出该弹性组件的可压缩范围,使得弹性组件容易疲乏,而缩短该止回阀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有鉴于既有止回阀常造成弹性组件的弹性疲乏,因此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努力,终于创作出此泵浦的止回阀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缓冲弹性组件所受冲击而延长使用寿命的止回阀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结构设置于一泵浦的出水管中,该出水管具有一具有环形凸缘的入水端以及一出水端,其特征在于该止回阀包括:
一导引座,其包括一主体以及突出于该主体的至少二固定凸块,该主体的中央穿设有一穿孔,而该等固定凸块固定于该出水管的出水端,且各固定凸块面向该出水管的入水端的一面凹设有一卡合槽;
一垫圈,其放置于该出水管的入水端的环形凸缘上;
一衬圈,其压抵于该垫圈上,包括与该垫圈接触的一环状本体以及朝上凸设于该环状本体且朝出水管的内壁方向倾斜延伸的复数弹性片,该弹性片抵掣于该出水管的内壁,以将该垫圈定位于该衬圈与该出水管的入水端的环形凸缘之间;
一锤体,其具有设置于该导引座的穿孔中的一杆体部以及设置于该杆体部底端且面对该出水管的入水端的一阻挡部,该阻挡部的外侧呈朝该出水管的入水端渐缩,且具有能与该垫圈接触的一弧面,而该阻挡部的顶端凹设有一容纳空间,其容纳至少一磁铁;
一缓冲垫圈,其套设于该锤体的杆体部的外侧,且设置于该锤体的阻挡部的顶端;
一弹性组件,其套设于该锤体的杆体部以及该缓冲垫圈的外侧,且该弹性组件的顶端卡合于该导引座的固定凸块的卡合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该缓冲垫圈的设置,能够使得水流冲击该阻挡部,而让弹性组件朝该导引座压缩时,该缓冲垫圈能夹设于该导引座以及该阻挡部之间,以避免该阻挡部过于迫紧该弹性组件,而损坏该弹性组件,故能延长该弹性组件的寿命,进而增加该止回阀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出水管封闭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座的一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座的另一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座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衬圈的侧面剖视图;以及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出水管开启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泵浦包括一机体10、一出水管11以及一止回阀20结构,该出水管11具有一入水端12以及一出水端13,该入水端12具有一环形凸缘121,该出水端13设有复数固定螺孔14,而该止回阀20设置于一泵浦的出水管11中,包括一导引座21、一垫圈22、一衬圈23、一锤体24、一缓冲垫圈25以及一弹性组件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井泵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井泵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3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灌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轻钢龙骨支撑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