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通式气流洗涤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3586.1 | 申请日: | 200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34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侯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明玉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3000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式 气流 洗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环保除尘,气流洗涤,主要分为干法除尘,水法除尘,塔式气流洗涤。干法除尘是将烟道的烟尘,由引风机吸出注入到有若干个布袋的密室内,气流由布袋缝隙压出,烟尘存留在布袋中。在设定的时间内,关闭注入布袋的进风,用吸风机将布袋内的尘灰吸入尘灰室。待积少成多后将尘灰室的尘灰移出室外。其不足之处是造价高,并有大量的易损件布袋,需定期更换。水法除尘是将烟尘输入设有若干个喷淋水雾器具的沉降室内。烟尘随水雾下沉。气流由引风机吸出。其不足之处是造价高,积少成多的尘泥均需人工来清理。塔式气流洗涤,是洗涤塔内装有筛片。将含有杂质的气流,由塔底输入,穿过筛片由塔顶输出。将水由塔顶注入,穿过筛片由塔底输出。实现气流洗涤。其不足之处是造价高,由水流冲出的杂质,需大量的沉淀池。而沉淀后的杂质需大量而繁杂的人工和专用设备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通式气流洗涤机。使通过机体的气流,在瞬间实现水、气流、混合、分离。并分别排出洗涤后的气流和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直通式气流洗涤机,其特征是:前机体(12)、夹板(14)、前机架(15)、机体(19)、后机架(20)、后机体(23)、中轴(10)、前引风叶轮(11)、混合叶轮(13)、离心叶轮(17)、传动轮(16)、反吸叶轮(21)、后引风叶轮(22)、滤体(25)、螺旋杆(26)、压片(27)、吸水支管(28)、封闭板(3)、液压泵(7)、出水管(9)、进水主管(1)、水箱(29)、电动机(18)、传动轮(8)、传动轮(6)、传动轮(4)、传动轮(5):前机体(12)、经夹板(14)与前机架(15)连接,前机架(15)与机体(19)连接,机体(19)与后机架(20)连接,后机架(20)与后机体(23)连接;中轴(10)装配的前引风叶轮(11)与前机体(12)相配合,中轴(10)装配的混合叶轮(13)与夹板(14)相配合,中轴(10)装配的离心叶轮(17)与机体(19)相配合,并装配有传动轮(16)、反吸叶轮(21)、中轴(10)装配的后引风叶轮(22)、与后机体(23)相配合;滤体(25)与前机架(15)、与后机架(20)连接,滤体(25)内装有若干个压片(27)、滤体(25)外装配有吸水支管(28),吸水支管(28)与吸水主管(1)连接、螺旋杆(26)与传动轮(5)连接,并装配有封闭板(3),与前机架(15)、压片(27)形成的内壁、后机架(20)相配合;液压泵(7)与前机架(15)连接,并装配有出水管(9)、进水主管(1),进水主管(1)与水箱(29)连接;电动机(18)与前机架(15)连接,装配有传动轮(8)、传动轮(8)与传动轮(6)连接、传动轮(6)与传动轮(4)连接,传动轮(4)与传动轮(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直通式气流洗涤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后机架(20),装配有余气吸管(24),与后机体(23)连接,液压泵(7)装配的出水管(9)连接有溢流管(2)并与水箱(29)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除尘工艺、减少设备投入。并且无易损件,无需人工清理杂质。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说明书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机体(12)、夹板(14)、前机架(15)、机体(19)、后机架(20)、后机体(23)、中轴(10)、前引风叶轮(11)、混合叶轮(13)、离心叶轮(17)、传动轮(16)、反吸叶轮(21)、后引风叶轮(22)、滤体(25)、螺旋杆(26)、压片(27)、吸水支管(28)、封闭板(3)、液压泵(7)、出水管(9)、吸水主管(1)、水箱(29)、电动机(18)、传动轮(8)、传动轮(6)、传动轮(4)、传动轮(5);前机体(12)经夹板(14)与前机架(15)连接,前机架(15)与机体(19)连接,机体(19)与后机架(20)连接,后机架(20)与后机体(23)连接;中轴(10)装的前引风叶轮(11)与前机体(12)相配合,中轴装配的混合叶轮(13)与夹板(14)相配合,中轴(10)装配的离心叶轮(17)与机体相配合,并装配有传动轮(16),反吸叶轮(21)、中轴(10)装配后引风叶轮(22)与后机体(23)相配合;滤体(25)与前机架(15)、后机架(20)相连接。滤体(25)内装有若干个压片(27),滤体(25)外装配有吸水支管(28),吸水支管(28)与吸水主管(1)连接,螺旋杆(26)与传动轮(5)连接,并装配有封板(3)与前机架(15)、压片(27)形成的内壁,后机架(20)本配合,液压泵(7)与前机架(15)连接,并装配有出水管(9),吸水主管(1)与水箱(29)连接;电动机(18)与前机架(15)连接,并装配有传动轮(8),传动轮(8)与传动轮(6)连接,传动轮(6)与传动轮(4)连接,传动轮(4)与传动轮(6)连接,后机架(20)装配有余气吸管(24)与后机体(23)连接,液压泵(7)装配的出水管(9)连接有溢流管(2)、溢流管(2)与水箱29连接。工作时当起动电动机(18)、使传动轮(8)、传动轮(6)、传动轮(4)、传动轮(16)同时运转,驱使中轴(10)、液压泵(7)、螺旋杆(26)同时运转。当气流由前机体(12)进入,经前引风叶轮(11)到混合叶轮(13)时,与由液压泵(7)注入的水混合,随后在离心叶轮(17)离心力作用下,使水尘紧贴离心叶轮(17)内壁,再经反吸叶轮(21)将水尘由后机架(20)注入滤体(25)内。洗涤后的气流经后引风叶轮(22)输出。注入滤体(25)的水尘由螺旋杆(26)向前推动。水经滤体(25)内装配的金属压片(27)由吸水支管(28)吸出。尘泥随螺旋杆(26)向前移动,积少成多后,经封闭板(3)排出。后机架(20)装配的余气吸管(24),是将反吸叶轮(21)注入的余气,由余气吸管(24)经后机体(23)排出。出水管(9)连接的溢流管(2),是调整液压泵注入机体的供水量。本实用新型对洗涤流量大的使用领域,可多台并联使用,对洗涤要求高的使用领域可多台串联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明玉,未经侯明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3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枪加长杆
- 下一篇:环保粉尘自动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