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溶氧增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3800.3 | 申请日: | 2009-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0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郭丰时;刘桂友;郭雨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丰时;刘桂友;郭雨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溶氧增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水产类养殖、运输及水处理中使用纯氧增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纯氧溶氧增氧器。
背景技术 在公知技术中,水产类养殖、运输设备中的纯氧溶氧、增氧器件多数为气液混合器、射流、纳米气石等器件,将氧气溶入水中,需要动力较大,效率低、氧气消耗量大。公知现有的技术方案仅仅限于解决了水体中的溶氧含量,没有效解决氧气逸出浪费气源这一根本问题。采用纯氧增氧,提高溶氧量,溶氧含量的提高与输入纯氧氧气压力成正相关,氧气压力越大获得溶氧水的溶氧含量也越高,但是未溶于水而逸出水面的氧气与输入的纯氧氧气压力也成正相关,也就是说溶氧含量需求越高氧气压力就越大而氧气逸出水面就越多,浪费氧气就是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如[200510056752]号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一种高溶氧增氧器”等技术方案,都是在提高溶氧值下工夫,提高氧含量同时会有更多的氧气逸出浪费,因为逸出水面氧气完全没有得到回收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溶氧效率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溶氧效果显著,氧气利用率高的高效纯氧溶氧增氧器。回收氧气室(10)设置有进水管(5)、出水管(9)、出水管(9)外部接有泄气管(11)、纯氧加气口(14)、气管(8);气管(8)的另一侧与压缩机(7)相接;回收氧气室(10)由进水管(5)与溶氧混合器(4)相接;溶氧混合器(4)经气管(6)与压缩机(7)相接;溶氧混合器(4)的另一侧由水管(3)与水泵(2)出水口相接;水泵(2)自进水口(1)吸入待增氧水。回收氧气室(10)设置氧混合室(13);回收氧气室(10)顶部安装纯氧加气口(14)、气管(8);回收氧气室(10)通过进水管(5)与溶氧混合器(4)相接;溶氧混合器(4)经气管(6)与压缩机(7)相接,水管(3)与水泵(2)相接;出水管(9)为倒U型管,顶部装有泄气管(11);氧混合室(13)顶部与倒U型出水管(9)的顶部留有一定空间。水、氧气经溶氧混合器得到混合经进水管进入回收氧气室,未溶水的氧气在回收氧气室的上部空间逸出,外部纯氧经入气管与逸出的氧气在回收氧气室的顶部混合,混合后的氧气由抽气管抽入压缩机压缩,混合后的压缩氧气经气管加入溶氧混合器供溶氧增氧使用。氧气得到充分的利用使氧气利用率大于95%。富氧水的氧含量可达到45毫克/升。高氧水经回收氧气室出水管输出。设备简单,维护方便。适用于海淡水养殖业、活鱼运输等需要纯氧增氧的水体。
附图说明
图为高效纯氧溶氧增氧器结构示意图,图中:
1-进水口、2-水泵、3-水管、4-溶氧混合器、5-进水管、6-气管、7-压缩机、8-气管、9-出水管、10-回收氧气室、11-泄气管、12-高氧水、13-氧混合室、14-纯氧加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效溶氧增氧器,回收氧气室(10)设置有进水管(5)、出水管(9)、纯氧加气口(14)、气管(8);出水管(9)外部接有泄气管(11);回收氧气室(10)的上部设置氧混合室(13);回收氧气室(10)顶部安装纯氧加气口(14)、气管(8);回收氧气室(10)由进水管(5)与溶氧混合器(4)相接;溶氧混合器(4)经气管(6)与压缩机(7)相接,水管(3)与水泵(2)相接;水泵(2)自进水口(1)吸入待增氧水,待增氧的水通过进水口(1)经水泵(2)水管(3)进入溶氧混合器(4);氧气经气管(6)进入溶氧混合器(4),待增氧的水和氧气在溶氧混合器(4)内混合形成的高氧水由进水管(5)注入回收氧气室(10);未溶水的氧气在回收氧气室(10)逸出到顶部空间氧混合室(13),逸出的氧气与来自纯氧加气口(14)的外部纯氧在回收氧气室(10)的顶部空间氧混合室(13)混合,混合后的氧气由气管(8)抽入压缩机(7)压缩,压缩后的氧气经气管(6)压入溶氧混合器(4)中与注入的待增氧的水混合产生的高氧水,高氧水经出水管(9)输出。出水管(9)为倒U型管,倒U型出水管(9)上部距回收氧气室(10)顶部留有一定空间,使得回收氧气室(10)上部形成留有一定空间的氧混合室(13)供逸出氧气与外部纯氧混合使用,在回收氧气室(10)外侧的出水管(9)顶部装有泄气管(11)保证回收氧气室内水位恒定防止虹吸现象发生。
适用于海淡水养殖业、活鱼运输等需要纯氧增氧的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丰时;刘桂友;郭雨,未经郭丰时;刘桂友;郭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3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