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3855.4 | 申请日: | 200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47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阮庆源;张昆荣;林国俊;阮庆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2B15/00 | 分类号: | G1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组,针对散热管的特性,利用空气对流散热的散热模组。
背景技术
热的传递有三种方式,分别是传导、对流及辐射,其中传导是热通过介质由高温处传向低温处的方式;对流是空气或水等流体受热后密度改变,造成循环流动;不靠任何介质的直接传递则为辐射。其中,对流体来说,最主要且有效的传热方式为对流。
参照图1所示,惯用的散热结构1a均是以传导的角度思考,因此均设计为由多个鳍片13a组成不同排列的开放式结构以及导热体11a所组成,并通过单片状的固定架12a固定在热源上。鳍片13a等开放式结构是要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增加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但在导热体11a将热量传导至鳍片13a后,被加热的空气均集中在各鳍片13a间的空隙中无法发散,因此必须使用风扇等配件直接加强空气流动来达到散热效果。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散热结构1a对发热源及导热体11a来说,虽能传导热量,但却仍有许多限制:
首先是导热体11a的散热方式,导热体11a仅能通过鳍片13a的构造以传导方式散发热量到空气中,易造成烘烤。
其次是导热体11a的形状与方向,为了要达到较好的热传导效果,散热结构1a的鳍片13a会设在导热体11a的法线方向,但也因此造成风扇所能带动气流的行程短,空气无法有效产生对流。
此外还有噪音问题,因风扇所带动的气流行程短,造成气流无法顺畅吸入或排出,在气流经过或拍击鳍片13a或导热体11a时,会产生额外的噪音。
最后,但是最严重的是散热结构1a的使用寿命问题,因惯用的大表面积散热结构1a,因其鳍片13a排列紧密,易因接触黏附或静电吸附而堆积大量灰尘,直接影响热传导的效率,若处在不良的环境或是长时间的运转情况下,甚至会造成风扇卡死,不但阻断空气流动更缩短了使用年限。
然而,此惯用方式在实施后具有以下弊端:
1.惯用开放式导热体结构的导热体、固定片造型复杂,制作成本高。
2.惯用开放式导热体结构,因鳍片排列紧密,经过风扇造成气流的方向无法一致,许多小范围气流的扰动及漩涡造成紊流,无法有效以对流方式散发热量,易造成烘烤的现象。
3.惯用散热结构体需倚靠外加的风扇等配件使空气流动,才能产生对流。
4.惯用散热结构本体的气流不顺畅而容易发出噪音。
5.惯用散热结构本体容易吸附灰尘,影响热的传导,缩短使用年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克服惯用散热模组无法依照空气对流的特性而散热的缺点,而以热对流方式散热的散热管作为散热核心的散热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模组利用原设计者的“管状式散热结构体”作为本散热模组中核心的散热管组,并针对其散热特性研发可发挥该散热管组功效的散热模组。
一种散热模组,包括一导热体、多个固定片、一组散热管组以及一组风扇,其中固定片锁固在导热体的周围,而散热管组固设在导热体上,并在散热管组的管口处以卡榫卡固风扇。
本实用新型针对所使用的散热媒介-空气,使用对流传递方式设计,因此通过散热管特性,将热量集中在封闭的散热管内,以风扇加强空气的对流,达到散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为:风扇的气流方向是顺着散热管组的方向,散热管组内的气流顺畅不易产生噪音也不易附着灰尘;导热体与散热管组接触面积大,适合热传导;导热体与固定片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以及散热管组本身即有热对流的效果,若是风扇失效,仍可主动产生热对流。
由上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各项有益功效:
1.散热模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量产。
2.散热模组可有效引导空气流动,减少气流产生紊流,并以适合流体的对流传递方式散热。
3.散热模组可产生强制气流对流,增加散热的效率。
4.散热模组气流稳定顺畅,噪音小且好维护。
5.散热模组的风扇以卡榫固定,替换、维护方便。
6.散热模组散热管组本身即具有热对流的功效,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惯用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导热片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导热片实施例的组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导风管实施例的组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两组导风管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导热片与两组导风管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丽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38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芯以及利用该线芯的导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薄型RFID电子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