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集蛋设备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0920003981.X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9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和富 |
主分类号: | A01K31/16 | 分类号: | A01K3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400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设备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禽饲养业所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将鸡蛋从鸡舍中运送集中的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养鸡场一般采用规模化养殖,养鸡场为了缩短收集鸡蛋的时间,从收集鸡蛋到最终的鸡蛋集合场所整个过程均使用自动化装置。其中,专利号为:ZL200820016201的自动集蛋装置为最接近现有技术,在该专利文献中主要公开了一种“U”型抓爪,以解决鸡蛋在传送过程中发生碰撞或滑落的问题,其主要结构特征如图1所示。
但是,上述专利并未能完全解决鸡蛋在传送过程中出现的碰撞或滑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其抓蛋器由多个抓爪组成,“U”型结构的抓爪虽然可以防止鸡蛋碰撞或滑落,但该抓蛋器的结构为开放式的,即其两端没有阻挡,鸡蛋仍然可以从该抓蛋器两端滑出。
第二、虽然该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4中记载了“导入装置”,但在其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都没有具体技术方案予以支持,也就是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能根据权利要求中的内容予以实现,而“导入装置”是对防止鸡蛋在传送中发生有害碰撞和破损起到关键作用。
第三、虽然该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5中记载了“导出装置”,但在其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也没有记载具体技术方案,如同“导入装置”一样,“导出装置”对防止鸡蛋在传送中发生有害碰撞和破损起到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该专利公开的装置不能根本解决在整个鸡蛋运送环节中鸡蛋发生的有害碰撞和破损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能够使鸡蛋在导入、升降、导出以及输送过程中真正保证鸡蛋安全无破损的自动集蛋设备及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自动集蛋设备,包括导入装置、拾蛋装置、导出装置、缓冲装置、扣链齿轮、以及升降链条,所述拾蛋装置由多个蛋爪组并联连接在所述升降链条上,每一蛋爪组由多个蛋爪通过结合轴串联连接,所述每一蛋爪组两端通过所述结合轴分别与起防止鸡蛋滑出的边挡相连接,所述边挡通过边扣固定于所述升降链条上。
一种大型自动集蛋系统,包括多台自动集蛋设备和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蛋传送杆、链轮、传动链条以及接蛋盘;所述多台自动集蛋设备沿着输送装置的传动链条的运动方向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或两侧。
该自动集蛋设备及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因为本实用新型设有导入装置、拾蛋装置、导出装置以及缓冲装置,将从根本上解决了鸡蛋在导入和导出等环节出现鸡蛋滑落和破损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大型自动集蛋系统,该系统可以适用于多台自动集蛋设备同时工作,并且只需设立一个集蛋点。因而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也大大节省了空间,符合大型养鸡场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的自动集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拾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导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导入托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导出装置和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导出装置和缓冲装置的立体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结构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中蛋传送杆与传动链条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大型自动集蛋系统的结构图。
图11:本实用新型中边挡的结构图
图12:本实用新型中边扣的结构图
图13:本实用新型中导出部件的结构图
图14:本实用新型中带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边挡;2-边扣;3-导入托手;4-蛋爪;5-导出部件;6-旋转轴;7-导入槽;8-传送带;9-结合轴;10-带轮;11-结合轴;12-蛋传送杆;13-链轮;14-传动链条;15-接蛋盘;16-电控按钮;17-连接转轴;18-链轮;19-电机;20-扣链齿轮;21-升降链条;22-十字固定架;23-挡杆;24-固定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和富,未经李和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3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