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提高矿浆浓度的矿浆浓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4598.6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507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安建;普光跃;王学勇;潘春雷;瞿承中;李如学;刘弘伟;许云荣;姚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32 | 分类号: | B01D21/3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653400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矿浆 浓度 浓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高矿浆浓度的矿浆浓缩处理领域,尤其是适用于铁矿浆浓缩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矿浆管道运输领域中,其中存在一个对矿浆进行浓缩的工艺流程,该工艺流程主要通过浓密机提高矿浆的浓度,然后浓密机处理的矿浆经过管道传送至下一个工艺流程。
但低浓度浆体在普通浓密机进行浓缩后,其浓度一般仍然较低,例如针对铁矿浆来说,浓缩后浓度在50%左右,最高在60%左右,不能满足下道工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提高矿浆浓度的浓缩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矿浆浓度。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可提高矿浆浓度的矿浆浓缩系统,包括浓密机、浓密池、进浆管道、出浆管道和低流泵,所述进浆管道与所述出浆管道之间通过连通管道连接形成一提高矿浆浓度的循环管道。
该可提高矿浆浓度的浓缩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了循环管道,能够让未达到浓度要求的矿浆重新回到浓密池中进行处理,获得符合要求的矿浆浓度,同时也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直径30米的浓密池每天处理矿量由原来的1200吨提高到了2000吨以上;底流浓度由原来的60%以下提高到了65%以上,最高可到73%。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提高矿浆浓度的矿浆浓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浆管道;2-浓密池;3-浓密机;4-低流泵;5-密度计;6-连通阀门;7-出浆阀门;8-出浆管道;9-变频器;10-连通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矿浆浓度的矿浆浓缩系统,包括浓密机3、浓密池2、进浆管道1、出浆管道8和低流泵4,所述进浆管道1与所述出浆管道8之间通过连通管道10连接形成一提高矿浆浓度的循环管道。
本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矿浆浓度的密度计5,所述密度计位于作为循环管道一部分的出浆管道8上。所述低流泵4位于作为循环管道一部分的出浆管道8上。所述低流泵4与一变频器9相连接。所述连通管道10上设有连通阀门6。在所述出浆管道8不属于循环管道的部分,设有出浆阀门7。
一种可提高矿浆浓度的矿浆浓缩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a)当密度计5显示出浆管道8中的中矿浆浓度低于要求时,关闭出浆阀门7,同时打开连通阀门6,让未达到浓度标准的矿浆通过连通管道10回到所述浓密池2中再次处理;
(b)未达到浓度标准的矿浆在所述浓密池2中处理后,重新进入所述出浆管道8中,当所述密度计5显示所述出浆管道8中的中矿浆浓度仍然不符合要求时,矿浆仍将再次通过所述连通管道10回到所述浓密池2;当所述密度计5显示所述出浆管道8中的中矿浆浓度符合要求时,开启所述出浆阀门7,同时关闭所述连通阀门6,矿浆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
当所述出浆管道8中的矿浆浓度低时,通过变频器9降低所述低流泵4的泵速。
当所述出浆管道8中的矿浆浓度高时,通过所述变频器9提高所述低流泵4的泵速。
具体原理如下:所述出浆管道8中的中矿浆浓度低时,关闭所述阀门7,同时打开所述连通阀门6,切换为循环管道,降低所述低流泵4泵速以减少出矿量,让浓密池2内的矿充分沉淀并通过浓密机耙架将矿刮到浓密池2底部锥形结构位置,以提高矿浆的浓度。
如果泵速不变,大量低浓度的矿浆进入所述浓密池2,将增加矿浆的沉降时间,所述出浆管道8中的中矿浆浓度不能提高,不符合要求浓度的矿浆将再次进入所述浓密池2,这将会增加生产成本费用。
如果所述出浆管道8中的中矿浆浓度高时,应提高泵速提高矿浆的流速,从而提高出矿量。如此使浓密池2的矿量可以保持在一定量。
如果浓密池2的矿量增加而又不能及时打出,增加到一定程度,将减少浓密池2的有效体积,也会减少浓密池2的沉降面积。浓密池2沉降面积减少将降低浓密池2的矿浆处理能力,此时将出现浓密池2矿浆外流的情况,甚至可能因浓密池2的矿量增加引起浓密机3的负荷增加,出现浓密机耙架压死而导致浓密池2系统瘫痪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4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