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专用电源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5085.7 | 申请日: | 200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00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姚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继芳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H02M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4690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专用 电源 插座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座,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脑专用电源插座。
(二)、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家庭个人电脑也呈现出普及的趋势。随之也带来了许多应该解决的问题,其中电脑的安全使用和降低能耗就是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电脑的硬件安全问题多数是由于待机时未拔电源插座造成雷击或市电电压过高而损坏。电能的额外消耗也是由于待机未断开交流电源而造成主机和各种外设待机损耗的。如果电脑关机时电源插座可以自动断开交流电源,那么上述两个问题便都可以得到解决。
现有的能够实现交流断电的电脑用电源插座有些由于其本身需要待机电源,如:断电时电脑主机必须保持待机状态,因此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断电,这些电源插座断电时只能切断零线或者火线,不能同时切断零线和火线,且使用这些电源插座时电脑主机必须插入指定的电源插孔,由于电脑正常使用时插座的控制电路部分还要消耗一部分电能,因此其自身能耗较高,插座的控制电路部分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这些电脑用电源插座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足之处。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耗小(接近零能耗)的电脑专用电源插座,它能实现真正的交流断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脑专用电源插座,含有壳体,壳体上设有电源插孔,电源插孔内安装有电源插接簧片,电脑专用电源插座还含有安装在壳体上的带继电器的电源开关、与电脑输出电源连接的接插头或接插座,交流电源输入线通过带继电器的电源开关的触点与电源插接簧片连接,壳体内设有储能驱动电路,储能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接插头或接插座连接,储能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带继电器的电源开关的线圈连接。
接插座直接安装在壳体上,接插头通过导线设置在壳体外。
储能驱动电路含有三极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稳压管D1、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储能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正端通过电阻R3与的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稳压管D1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稳压管D1的正极通过电容C2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储能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负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所述带继电器的电源开关的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正向的二极管D4与带继电器的电源开关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通过电容C1与储能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负极接二极管D4正极。
带继电器的电源开关的型号为KDC-A04-J,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Q2为NPN型,交流电源输入线的火线和零线分别通过所述带继电器的电源开关的两个触点与所述电源插接簧片中的火线插接簧片和零线插接簧片连接。
接插头为RJ11插头,接插座为RJ11插座,三极管Q1的型号为A1015,三极管Q2的型号为C2073,稳压管D1的型号为IN4733A,电容C1的参数为2200UF/16V,电容C2的参数为330UF/16V,电阻R1为1.5K欧姆,电阻R2为1.5K欧姆,电阻R3为330欧姆,电脑输出电源为直流12V电源。
实际使用时,当按下带继电器的电源开关时,220V/50Hz交流电通过带继电器的电源开关的触点接到电源插接簧片上,电脑专用电源插座通电,这时启动电脑主机,电脑主机中的电源产生12V直流电,该12V直流电通过电脑后部的PCI挡板上的RJ11插座输出,然后再通过电脑专用电源插座上的接插头或接插座输入到储能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该12V直流电经过二极管D2、稳压管D1在电容C2上充上约6.5V电压,还经过二极管D4在电容C1上充12V电压,三极管Q1由于基极高电平而截止,从而使三极管Q2也截止,带继电器的电源开关因其线圈中未流过电流而不动作,带继电器的电源开关保持闭合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继芳,未经姚继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5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负载自动断电安全插座板
- 下一篇:一种防火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