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幼儿学爬滑板兜肚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5376.6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55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献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献华 |
主分类号: | A41B13/00 | 分类号: | A41B13/00;A63B22/00;A63B2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幼儿 滑板 兜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童用品兜肚,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促进婴幼儿童大脑及身体发育的婴幼儿学爬滑板兜肚。
背景技术
婴儿在出生后四个月开始就有了爬行的欲望,如能用前臂支撑俯卧抬头、翻身,见物伸手并朝物体接近等。根据医学专家的论证,婴儿学习爬行的好处有很多,当婴儿爬行时,他的头、颈、手、臂、腿、脚和肘、膝、踝关节,以及全身肌肉特别是腹肌与胸肌都参与协调运动,这对全身的肌肉级织,骨骼系统,促进了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能直接促进大脑的发育,对协调眼、手、脚的活动有很大作用。学会爬行,婴儿可以兴致勃勃地去接近他感兴趣的人和事物,扩大了认识范围。学爬行的过程,也是婴儿整合影响姿势及平衡能力的视觉、前庭感觉以及体感觉,达到四肢躯干和眼、脑及神经的协调,是刺激锻炼脑神经发育的过程。
医学研究表明会爬的婴幼儿更聪明,这是因为婴幼儿在6至12个月婴幼儿的爬行期,是婴幼儿大脑神经与视、听、触等感觉神经建立联系的最重要时期,这种联系可以自然发育形成,而发育得好坏与学习锻炼有很大关系,爬行训练一方面是脑神经控制眼、手、脚的协调,另一方面眼、手、脚的运动经神经元传回并不断地刺激大脑神经,使大脑神经因刺激而加强发育。在婴幼儿发育的最佳时期,这样不断的良性刺激、良性循环,一方面使大脑和全身神经建立起通畅敏捷的联系;另一方面使婴幼儿大脑中控制眼、手、脚等各个身体器官的各种神经组织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感觉统合协调机制。即爬行锻炼可使婴幼儿的大脑神经和眼、手、脚的运动等经神既有通畅敏捷的联系又有良好的感觉统合协调机制,所以会爬的婴幼儿大脑发育得更好、更聪明,动作灵活、敏捷、情绪愉快、求知欲高、充满活力。
即爬行可以增强手、足、胸、腹腰、背、四肢肌肉力量,且锻炼协调性,增加活动量,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婴儿生长,扩大视听、触觉,增强小脑平衡与反应联系,促进脑发育。爬行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佳手段。爬行对日后学习语言和阅读有良好影响。有研究结果表明爬行得越好,走得越好,学说话也越快,认字和看读能力也越强。
有专家指出,婴儿爬行对他的脑部发育是个很重要的过程,婴儿没有经过贴地爬行或经过暂短的爬行就会走路,可能会影响以后的脑神经功能的发展。虽然在婴儿小的时候影响不大,可这种不好的影响将延伸到幼儿、学龄前及学龄期。医学研究表明,在3至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平衡能力差易摔倒、多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课,数学、物理成绩差,感觉统和失调,不自信等。这是因为这些婴幼儿没有经过爬行锻炼,大脑神经最关键的发育形成期,大脑神经和眼、手、脚的运动等经神的联系不够通畅敏捷,控制眼、手、脚等各个身体器官的各种神经元组织也没有建立起感觉统合协调机制,致使某些功能不协调,在医学上被称为“感觉统和失调症”。最简单的例子如:上课时听讲时,顾不上记笔记,记笔记又忘了听讲。因此有很多专家呼吁,必需充分重视帮助锻炼婴幼儿的爬行,婴儿爬得越早,越多就越好!
传统的学爬一般是直接在床、平面板状垫子或地板上进行,由于婴幼儿五、六个月刚开始学习爬行时,四肢尚不能协调运动,腹部离不开地面,爬行比较费力,爬不动,只有等到八、九个月快会走时才学会爬,造成爬行晚或干脆越过爬行直接学走路。若在地板上学爬行,由于嫌地板凉和脏,所以一般不让婴幼儿童在地板上爬行。这样导致了很多在五、六个月应该学会爬行的时候,还没有学会爬行,即使后来八、九个月学会爬行的婴儿,也没有足够的爬行时间和空间。从而导致很多儿童由于不会爬行或爬行不足所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症、自身认知不强,四肢运动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发育不良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多功能婴幼儿学爬滑板兜肚,解决婴儿在刚开始学爬行时,腹部离不开地面,爬不动、爬行比较费力的问题,同时克服由于嫌地板凉,不让在地板上爬行的问题。使婴幼儿童尽早学会爬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婴幼儿学爬滑板兜肚,它包括滑板2,所述滑板2上安装的滑轮1;在所述滑板2上套的兜布3;兜布上固定的绳带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献华,未经陈献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5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