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插式精细节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5598.8 | 申请日: | 200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42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宝;张枫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炳宝 |
主分类号: | B05B1/20 | 分类号: | B05B1/20;B05B1/30;B05B12/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 真 |
地址: | 730070甘肃省兰州市安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插式 精细 灌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上的一种利用蓄池水、雪水、雨水的节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中西部大部分省份都是干旱及半干旱地区,荒地绿化的最大障碍是干旱缺雨少水。在农业、林业的节灌使用和推广中本实用新型人注意到,在现有的节灌系统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在安装节灌装置与输水的输水连接管的连接中,由于每个渗头与输水连接管之间均是由三通来连接的,所以费工、费时、费材料;(2)在节灌系统中的某些位置的节灌装置因地势或输水地水泵或输水管道等原因,易造成输水水压过高或不均,使整个节灌系统中出水量不均;(3)根据不同的地域与环境条件下的农林作物生长周期及作物的体积大小的需求不同,节灌的要求也不同,给使用者造成不便,给推广者带来尴尬处境。
为此,本发明人在专利号200620079015.2专利公开了一种方案,通过实施对缓解水资源、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是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直插式精细节灌装置。以解决渗头与输水连接管的连接方式,使结构简单合理。另一方面节灌装置因在不同的地势与地段或输水地泵房或部分输水管道长度距离等原因,易造成输水水压过高或渗灌出水量不均,根据不同的地域与环境条件下的农林节灌需求,本实用新型人的节灌装置使用不同的组合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直插式精细节灌装置,包括有渗头(1),进水连接系统(2),其主要特点在于所述的进水连接系统(2)包括有与渗头(1)连通的空心杆(2-2),在所述空心杆(2-2)内设有通孔(2-5),与输水管(2-4)连通;空心杆(2-2)的外管面与压力螺母(2-1)螺纹连接;空心杆(2-2)下端为楔形,固定套(2-3)设于空心杆(2-2)的外部。
所述的直插式精细节灌装置,所述的渗头(1)包括有与所述空心杆(2-2)连通的渗头体(1-10),在渗头体(1-10)内腔设有滤网(1-5)、阀芯(1-4),阀芯(1-4)与渗头体(1-10)之间螺纹连接,阀芯(1-4)内腔顶部设有限流孔(1-6),在阀芯(1-4)顶部端面上设有减压水道(1-13),其上设有带中心通孔(1-11)的橡胶调压垫(1-3),调压盖(1-2)与阀芯(1-4)之间螺纹相连。左右旋动调压盖(1-2)可调节调压盖(1-2)内腔中的橡胶调压垫(1-3)与阀芯(1-4)顶部端面上设有减压水道(1-13)之间的水流量。
所述的直插式精细节灌装置,所述的减压水道(1-13)为迷宫式结构或螺旋式结构的减压水道,其减压水道(1-13)的横截面为园形或三角形或方形,减压水道(1-13)与阀芯(1-4)顶部设有的半圆形或直凹坑(1-14)相联通。
所述的直插式精细节灌装置,所述的调压盖(1-2)设有直孔(1-7)与调压盖(1-2)上端四周边设有的溢水孔(1-8)相通,调压盖(1-2)和阀芯(1-4)的外壁圆周与渗头体(1-10)内壁圆周的空间形成渗水通道(1-16),并与渗头体(1-10)上的周边的通孔(1-9)相通,渗头体(1-10)与渗头盖(1-1)之间螺纹相接。
所述的直插式精细节灌装置,所述的渗头(1)的渗头体(1-10)上,还包括有渗头盖(1-1),连接渗水管(4)的三通接头(4-3),其上端连接集水器(3),其下端连接有渗水管(4-4),渗水管(4-4)的下端连接有根灌器(5),用于根灌。
所述的直插式精细节灌装置,所述的渗水管(4)包括有三通接头(4-3)、渗水管(4-4),与渗头(1)连接的三通接头(4-3)设有直通孔(4-2),其一端与渗头体(1-10)上的周边的通孔(1-9)相连通,另一端与集水器(3)和根灌器(5)相连通。
所述的直插式精细节灌装置,所述的集水器(3)包括有上滤网(3-3)和下滤网(3-4),所述的下滤网(3-4)内腔设有通孔底座(3-5),其上设有带有滤网(3-2)的滤芯(3-1),压条(3-6),通孔底座(3-5)下端与三通接头(4-3)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炳宝,未经张炳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5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