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溶氧量生饮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5736.2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91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莎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8 | 分类号: | C02F1/68;C02F1/78;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溶氧量生 饮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溶氧量生饮水机,尤其是一种能将活性氧加入水中,并利用臭氧杀死微生物及细菌,且氧气含量约为20-50ppm的高溶氧生饮水机。
背景技术
一般饮水机中的水经过过滤后,会再进行一煮沸的程序,其目的在于能够利用高温杀死水中大部分的细菌与病毒等,然而,由于此煮沸的程序会使得水中的氧气散逸,因此一般饮水机所提供的水缺乏氧气,且口感较差。
有鉴于饮水机提供的饮水缺乏氧气,许多人提倡直接生饮自来水,然而,自来水虽然在自来水厂会经过过滤,但在出厂前为了避免水在管线长途运送过程中遭到细菌、病毒的污染,因此会在水中通入大量的氯气,以通过氯气杀菌,因此自来水中会有氯气残留,而且管线中的污染物质(例如生锈等)无法通过氯气而去除,故会混合于水中,因此目前大多数的使用者并无信心直接生饮自来水。
而目前市面上所提供的生饮机,其的确省却煮沸的程序,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很多过滤装置(如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碳、麦饭石)以达到灭菌的功效。然而,一般的生饮机将多种过滤装置合并一起,仍然只能保持水中原有的含氧量,并无法增加水中氧气的浓度,故既有的生饮机仍有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有鉴于既有生饮机需要许多过滤器结合以达到杀菌的效果,且并无增加水中氧气浓度的功能,因此经过不断的研究以及试验之后,终于发明出一种高溶氧量生饮水机。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活性氧加入水中,并利用温差交替的方式加速杀死微生物及细菌,且氧气含量约为20-50ppm的高溶氧生饮水机。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溶氧生饮水机包括:
一温水槽,其连接有一进水管,且该温水槽内部具有一加热装置,该进水管设有一自来水初滤水器;
一冷水槽,其连通于该温水槽,且具有一冷却装置;
一饮水机台,其具有一连接于该温水槽的温水供水管以及一连接于该冷水槽的冷水供水管;
一循环供水系统,其包括一泵、一强制混合器、一制氧机以及一臭氧产生器,该泵以一循环水出水管连接于该冷水槽,而该强制混合器连接于该泵,又设有能连接于该温水槽与冷水槽的回水管,且该臭氧产生器的一端连接于该制氧机,另端则连接于该循环水出水管。
其中,该冷水槽具有一连通管,以连通于该温水槽。
较佳的是,该连通管设有一再滤水器,且该连通管分别在该再滤水器以及该冷水槽之间以及该再滤水器以及该温水槽之间各设有一水阀。
其中,该回水管分别设有一连接于该温水槽的温水回水管以及一连接于该冷水槽的冷水回水管。
其中,该进水管、该连通管、该温水供水管、该冷水供水管、该温水供应管、该冷水供应管、该温水回水管以及该冷水回水管上皆设有水阀。
其中,该温水槽中设有与该进水管的水阀连接的一液位控制自动补水统,以在水位降低至特定液位时,自动开启水阀补水,并让水位超过该液面时停止补水。
其中,该饮水机台的底部设有一排水管,该循环供水统尚包括一连接于该制氧机的空气泵。
其中,该加热装置包括一设置于该温水槽中的加热管,而该冷却装置包括一冰水机以及设置于该冷水槽内部的冷却管,该冷却管循环连接于该冰水机。
其中,该温水槽的水温控制范围在20-60℃,而该冷水槽的水温控制范围在0-20℃。
较佳的是,该温水槽的臭氧浓度的控制范围为0-0.1mg/L,而该冷水槽的臭氧浓度的控制范围为0.2-0.8mg/L。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臭氧能够抑制或杀灭人类的病原,包括六十三种细菌、十五种病毒、二十五种真菌或霉菌和十三种真菌抗原,其中高溶氧生饮水机的温水槽中的温水会加速臭氧分解,故能达到快速杀菌的效果,而冷水槽中的冷水能提高臭氧的浓度,故杀菌以及消毒的持续时间长。由于臭氧在水中的灭菌速率及安全性都能符合饮用的标准,且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水中的含氧量,故能满足饮用者对于水质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线配置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莎国际有限公司,未经罗莎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5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钛系颜料生产装置
- 下一篇:种嵌入可动电极的微惯性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