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双笔管之笔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5811.5 | 申请日: | 2009-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昱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珮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27/00 | 分类号: | B43K27/00;B43K24/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具双笔管之笔具,特别指一种按压自笔管后端所设的按压件,使笔管向下移动同时笔芯从笔管前端向前伸出并定位住而形成书写状态,再从笔管上的开孔拉动止挡部以离开卡止部即可使笔管向上移动同时笔芯回缩而形成收存状态,而达成笔管与笔芯同步伸缩功效者。
背景技术
关于书写用笔的设计领域中,针对用以操作笔芯伸缩的结构方面有很多不同设计,大部分是通过以按压方式来控制笔芯伸缩,而其结构主要是包含一笔管,一笔芯设于笔管内,一弹簧套设于笔芯前端并可带动笔芯向后移动,一按压体设于笔管的后端并抵触于笔芯后端,一卡止机构如卡止突起或棘轮供可限定笔芯位置;当按压按压体时,该按压体推动笔芯以压缩弹簧并使该卡止机构形成卡合,而笔芯伸出笔管形成书写状态,而当解除卡止机构的卡合状态,通过该弹簧的弹性力向后移动而带动该笔芯向后并缩入笔管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写用笔具,除了提供书写用途外也需要具有新颖趣味效果,可以克服传统笔具结构通过推动笔夹或按压驱动块或旋转笔管,以操作笔芯移动并使笔芯尖伸出笔管外,其外观造型限制于圆管形,缺少变化,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变的需要的不足;增加其使用中的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这样实现,构造一种具双笔管之笔具,包括二笔管、一传动机构、二笔芯及二弹性件,其中该二笔管系以对称及滑动方式套合于传动机构的架体的左、右二侧,其后端设有一按压件,该按压件与传动机构的齿轮件连接;该传动机构,主要包含一架体、二齿轮件及二活动件,其中该架体上段部纵向设有一长槽孔,其前、后侧面的第一侧缘上对向设置一齿状部,该长槽孔下方的前、后侧面反向设有二止挡部,其下段部设有复数个凸板供可与笔管的长沟槽套合,其顶面设有二斜向对称的凸柱;该齿轮件的中心处穿设有一中心轴,该中心轴的第一端系限位移动于架体的长槽孔内,另一端系套接于按压件下端;该活动件的上端设有一齿条部供可与该齿轮件齿合,其适位处设有一卡止部供可与该止挡部对应卡合,其下端设有一连接部用以连接一笔芯;该二笔芯系分别设置于该二笔管内,并连接于该传动机构的活动件,通过活动件的上下移动而带动该笔芯上下移动;该弹性件系套设于架体的顶面的凸柱;因此,当按压按压件时,该按压件向下带动笔管及传动机构的架体上的齿轮件向下移动,同时通过该齿轮件与笔芯的齿条部的相对运动使齿轮件带动笔芯向下移动,而当卡止部卡合于架体的止挡部,使笔芯尖向前凸伸并定位住而形成书写状态;当拉动止挡部以离开卡止部时,笔管及笔芯通过传动机构的架体顶端所套设的弹性件向后回缩,以使笔管向上移动同时笔芯回缩而形成收存状态,使笔具可达成笔管及笔芯同步伸缩功效、并可增进其操作及使用的趣味性。
在上述具双笔管之笔具中,该笔管的截面形状进一步可选自于ㄇ型、V型、U型、半圆弧型其中一种。
在上述具双笔管之笔具中,所述笔管开口侧的二相对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一长沟槽供可以滑动方式套合于传动机构的架体的凸板。
在上述具双笔管之笔具中,所述按压件设有一容置空间供可容置一弹性件,其下端另设有一开孔供可套接于传动机构的齿轮件的中心轴。
在上述具双笔管之笔具中,所述按压件的侧面设有凸板,以套合于笔管的长沟槽中以增进组装及上下移动时的稳固性。
在上述具双笔管之笔具中,所述止挡部下端向外凸设一柱体,该柱体穿过笔管的长形开槽。
在上述具双笔管之笔具中,所述笔芯与所述活动件以一体成型方式形成,使笔芯的上方具有一齿条部及一卡止部。
在上述具双笔管之笔具中,所述架体顶面所设的二凸柱以斜向对称排列。
在上述具双笔管之笔具中,所述二弹性件是弹簧或弹片。
在上述具双笔管之笔具中,所述笔芯为触控笔芯。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双笔管之笔具,具有下列优点:(1)结构新颖,同时结合二笔管10在按压及回复时笔管10与笔芯30同时产生移动,有别于习知笔具只有笔芯产生移动;书写时,可单独利用一笔芯30书写或二笔芯30交替使用而不需收回另一笔芯30。(2)结构稳固,通过齿轮的组合及沟槽的设置,使各元件在移动时具有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芯内缩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芯外伸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芯内缩时的正面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笔芯外伸时的正面透视图。
图中标号统一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珮雅有限公司,未经珮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58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结构
- 下一篇:易拧干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