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液体立瓶和运瓶的专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6300.5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72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晖伟 |
主分类号: | B65G51/01 | 分类号: | B65G51/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学群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液体 专用 装置 | ||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申请的申请日为:2008年5月8日,原案申请号为:200820093901.X,原案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理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瓶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液体使开口的玻璃瓶自动直立漂浮运送的立瓶和运瓶的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啤酒玻璃瓶的理瓶方式一般是人工理瓶,劳动强度高,成本高,破损率高,效率低。2007年3月28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93562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浮力立瓶式理瓶机”,接在生产流水线前头对啤酒玻璃瓶理瓶,其浮力立瓶的实现采用在落瓶台下设由喷嘴排组成冲浪漂流送瓶装置,在循环水槽的前段设由喷嘴盘和分组挡瓶器组成的鼓泡兴浪立瓶装置,在循环水槽的中段设由气缸活塞组件与拦瓶板组成集瓶机和多瓶分隔机构。该浮力立瓶式理瓶机,由于利用喷溅、鼓泡、兴浪方法来给瓶子灌水及输送,流体紊乱且有波浪,使得瓶子灌水急而乱,瓶子容易灌水过度而沉入槽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瓶的瓶口朝上漂浮排列、不易沉底的液体立瓶和运瓶的专用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液体立瓶和运瓶的专用装置,包括液体池,还包括对液体池内输送液体以形成循环运动液流的泵和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池内的液流为平稳的液流,所述泵的抽液管口设于液体池尾部,输送管的出液口位于液体池首端。
所述液体池首端设有一个分液板,其与该处一池壁平行相对,并与两侧池壁连接而构成进液槽,所述分液板高度低于池内液位高度,且输送管的出液口位于该进液槽内,以使出液口的激流缓冲并溢流到池内形成所述的平稳液流。
所述的液体池按照玻璃瓶漂浮于液体的运动方向顺次包括如下连通的区域:液体输入区、倒瓶区、提供玻璃瓶足够的漂流行程以变为直立漂浮的立瓶区、让液流加速的浅缓冲区、分道区、以及承接在倒液机构下方的抽液区;所述浅缓冲区的池底高于所述立瓶区的池底;所述泵的抽液管口设于抽液区,而输送管连通所述液体输入区;所述液体池为方型或根据厂房及生产线可用空间而设计为曲折型;
所述玻璃瓶是500毫升至640毫升的玻璃啤酒瓶;
所述液体池内的液体是水、或浸泡玻璃瓶的碱性液体或酸性液体。
所述液体池尾部设有一个分道机构,它具有若干分道间隔,每个分道间隔可容纳排成一列的若干直立的玻璃瓶通过。
所述分道机构包括一个平放的底板,所述底板上间隔设置若干直立的分道板,每两分道板之间形成所述分道间隔,每个分道间隔下的底板前端设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的液流较背景技术的液流更平稳,使得玻璃瓶能够朝设计的液流方向较为平稳有序地漂浮运动,过程中灌液较平稳,能够更好的保证其随灌液的增加而重心下移瓶口朝上直立浮起,而非混乱地漂浮、杂乱地运动,从而减少了玻璃瓶的沉底;相对平稳的液流中的玻璃瓶不易混乱碰撞,因液体柔性而减少了玻璃瓶的损坏。
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符合国家标准GB4544-1996《啤酒瓶》的500毫升至640毫升的玻璃瓶,随意将其集中或单个输入液体池中,随着液体逐渐进入瓶的过程中,重心逐渐向空间较大的瓶身底部方向移动,重心下移使瓶身底部下沉,当进液量占瓶身部分内腔容积的约1/3时,瓶排液体产生的浮力等于瓶自重加瓶中已进液体量,瓶颈及瓶口上翘,因此规律地出现瓶颈及瓶口浮出一致朝上的状态,并朝设计的液流方向流动;试验结果还显示:较平稳的液流比激流、紊乱的液流更适合上述指定范围的玻璃瓶自动直立浮起,激流、紊乱的液流中上述瓶子更容易沉底。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采用进液槽及分液板将输送管输入的激流液体缓冲,并沿长度方向均匀溢流到池内的理瓶区,从而以简单的结构有效的形成平稳的液流。进一步采用的分道、起瓶、倒液、翻瓶、落瓶机构,结构简单巧妙、可靠性高,实现了高效自动理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理瓶机立体外形图。
图2是理瓶机整体分解立体图。
图3是起瓶动作示意图。
图4是瓶子运动行程示意图。
图5是去掉壳体后的分道、起瓶、倒液、翻瓶、落瓶机构立体图。
图6是链条传动机构与壳体连接关系图。
图7是滑轨立体图。
图8是落瓶机构分解图。
图9是链条上L形瓶钩和瓶钩杆组的连接关系立体图。
图10是近三角形瓶钩与瓶钩杆组和瓶子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晖伟,未经杨晖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6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