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整流灯串插头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6330.6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671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颜琼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琼章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23/06;H02M7/06;H01R33/945;F21S4/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灯串插 头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座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整流灯串插头座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LED)具有低耗电、发热低及使用寿命长的特性,以往使用传统灯泡的圣诞灯或其他装饰灯逐渐被LED所取代,而LED具有电气方向性,一旦电流方向相反时即不会发光,因而使用110V或220V交流电时会产生闪烁情形,同时也浪费电能。目前有出现一种加设整流二极管的插头座,以解决电流电压不稳的问题,而让灯串的LED灯泡亮度稳定且能延长使用寿命;然而在插头座内必须加设两个整流二极管,而一般的设计通常是以焊接的方式将整流二极管的一端接脚分别焊接于接设有电线的左右端子座上,而另一端接脚则焊接接合,但是在进行焊接的工作因为必须以人工仔细作业,而插头座狭窄的组装空间容易造成焊接施工的不便,相对的也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实不甚理想,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整流灯串插头座结构,特别是针对设有整流二极管的插头座,其在基座内的左、右整流二极管的一端接脚分别连同电线包夹于左、右端子座上,而另一端接脚以一导接体铆合形成相互导通形态,解决以往以焊接方式所造成的施工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整流灯串插头座结构,所述插头座为两导线的前插插头座的结构,包含有一基座、左铜插、右铜插、接设有电线的左铜座、接设有电线的右铜座、保险丝、左整流二极管、右整流二极管及一顶端设外折导接片而中央为贯穿孔的导接体,所述基座由一中央隔板将前半部形成左槽间和右槽间,所述左铜插插置于所述左槽间前端,所述右铜插置于所述右槽间前端,而所述左铜座置于所述左槽间后端,所述右铜座置于所述右槽间后端,所述左铜插和所述左铜座之间设一保险丝而形成导接,所述右铜插与所述右铜座之间设一保险丝而形成导接;所述左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端连同电线包夹于所述左铜座上,所述右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端接脚连同电线包夹于所述右铜座上,所述左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端接脚、所述右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端接脚分别置于容置孔座开口处两侧,所述导接体插入所述容置孔座内,所述外折导接片分别铆合于所述负极端接脚上,形成导通形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整流灯串插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座为两导线的尾插插头座的结构,由一基座内两侧形成左槽间和右槽间,在所述基座近中央处设有一容置孔座,在所述左槽间设置有电线的左端子片,所述右槽间设置有电线的右端子片,所述左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端接脚连同电线包夹于所述左端子片上,所述右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端接脚连同电线包夹于所述右端子片上,所述左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端接脚、所述右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端接脚分别置于所述容置孔座开口处两侧,导接体插入于所述容置孔座内,所述导接体顶端的外折导接片分别铆合于所述左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端接脚上、右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端接脚上,使所述左整流二极管和所述右整流二极管形成导通形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整流灯串插头座结构,针对设有整流二极管的插头座,其在基座内的左、右整流二极管的一端接脚分别连同电线包夹于左、右端子座上,而另一端接脚以一导接体铆合形成相互导通形态,解决以往以焊接方式所造成的施工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插插头座为两导线时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插插头座为两导线时的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插插头座为三导线时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插插头座为三导线时的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尾插插头座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插插头座为两导线时的结构,其包含有一基座10、左铜插11、右铜插12、接设有电线50的左铜座13、接设有电线51的右铜座14与保险丝20等构件,所述基座10顶部为透空,而基座10由一中央隔板101将前半部形成左槽间102和右槽间103;所述左、右铜插11、12置于左、右槽间102、103前端,而左、右铜座13、14置于所述左、右槽间102、103后端,所述左铜插11和所述左铜座13之间设一保险丝20而形成导接,所述右铜插12与所述右铜座14之间设一保险丝20而形成导接,组装完成后的前插插头座得套入一外壳(图未示)形成一完整的前插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琼章,未经颜琼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6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