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石混凝土输送泵的液压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6457.8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1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邦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邦球 |
主分类号: | F04B49/00 | 分类号: | F04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410004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输送 液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系统,特别是指细石混凝土输送泵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细石混凝土输送泵、砂浆泵的液压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普遍采用多个电机,设备占用的空间较大;控制系统内的分配阀采用先导式溢流阀,容易造成堵管和S管断轴等现象;液压系统在达到调定压力后强行溢流,输送泵正常工作中也存在强行溢流的缺陷,这样不但浪费能耗,造成液压系统发热而致油温太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细石混凝土输送泵的液压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液压控制系统内的电机较多,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细石混凝土输送泵的液压控制系统,细石混凝土输送泵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箱通过齿轮泵管路连接溢流阀,溢流阀通过电液(电磁)换向阀连接液压马达,通过另一路齿轮泵管路连接卸荷溢流阀、蓄能器,卸荷溢流阀、蓄能器共同连接电液(电磁)换向阀及两个摆动油缸;液压油箱通过柱塞泵连接先导式溢流阀、两个齿轮泵,先导式溢流阀通过电液(电磁)换向阀连接两个主油缸。
优选的,所述液压马达还连接搅拌系统。
优选的,各个主油缸还连接相应的输出缸,所述输出缸、各个摆动油缸还连接S管。
本实用新型中的系统采用柱塞泵和两个齿轮泵相结合,应用在细石混凝土输送泵上,并采用卸荷溢流阀与齿轮泵配合,将主油缸油路和电液(电磁)换向阀集中在一个阀块上,并将液压马达驱动搅拌系统在细石混凝土输送泵上的应用。
该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分配阀系统设定压力较高,蓄能器容积大,使分配阀的摆动油动作更迅速;
2、采用卸荷溢流阀来设定和保护齿轮泵的出口压力,既简化系统,又使系统更节能,减少了系统发热,降低噪音;
3、采用一台电机驱动三联泵的结构,降低了成本,也增加了设备内部的关感,也增加了设备内部的空间;
4、液压驱动搅拌比电机直接驱动搅拌的结构更简便,更可靠,也便于维修;
5、采用整体阀块,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给出优选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参见图1,该系统包括:主油缸油路、摆动油缸油路、搅拌减压油路。
主油缸油路中的柱塞泵15通过液压邮箱内的吸油滤芯吸油后,压力油通过先导式溢流阀172(DB10-1-50B/315),在设定压力为22mpa下,随后进入电液(电磁)换向阀(4WE10G31B/CG24N9Z5L),电液(电磁)换向阀处于中位状态时,压力油通过风冷器直接流回液压油箱;当电液(电磁)阀左(右)位得电工作时,压力油进入主油缸12,两个主油缸12采用串联联接,在压力油的作用下,一只油缸前进,另一只油缸则后退;当主油缸12活塞运行到行程终点时,触发换向装置(感应接近开关),经过电控系统的控制,使电液(电磁)换向阀的右(左)位得电工作,电液(电磁)阀换向,导致压力油改变方向,从而使主油缸12的活塞运动方向改变,这样周而复始,实现了泵送主油缸12活塞的交替前进后退。输送缸的活塞是直接装在主油缸12的活塞杆上的,从而也就实现了输送缸活塞的前进后退,最终实现了一只输送缸从料斗内吸入混凝土,另一只输送缸则通过S管将混凝土压出。
摆动油缸油路中的齿轮泵161的压力油通过先导式卸荷溢流阀171(DA10-1-30B/315),在设定压力为15mpa下,进入蓄能器13并进入电液(电磁)换向阀(4WE10E31B/CG24N9Z5L)。电液(电磁)换向阀不得电且处于中位时,压力油不通,蓄能器13内的压力油很快达到设定压力15mpa,此时先导式卸荷溢流阀171自动溢流,齿轮泵171的压力油直接流回油箱,压力几乎为零,当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卸荷溢流阀171溢流关闭,压力油再上升到设定压力后再溢流,此时,齿轮泵161所需功率几乎为零,这就减少了功率损耗,又减少液压系统的发热。当电液(电磁)换向阀一端得电时,压力油与电液(电磁)换向阀的一只摆动油缸11接通,蓄能器13内的压力油和齿轮泵161的压力油瞬间起进入摆动油缸11,快速推动S管摆动,同时另一摆动油缸11与电液(电磁)阀的回油腔联通,液压油回到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邦球,未经张邦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6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