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锁门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6587.1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06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潘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4 | 分类号: | E05B49/04;E05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010080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锁 门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门锁,特别是指一种可实现多门互锁功能的联动互锁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门的作用在于人为地将两个区域隔离,使其中一个封闭起来并根据需要开关进出。对于食品、医药、卫生等部门的洁净区来说,门的这种隔离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门与门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各自的开闭与其它门的开闭不发生任何联系,正是这种彼此独立的特点造成几道门同时打开,隔离作用的降低,易形成空气对流,造成交叉污染。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1.门与门之间的锁是两门互锁或独立存在的。2.门与门之间都采用可视对讲系统,设备复杂,总体成本升高。3.锁具安装在门上,随门体一起转动,而锁舌框不动,由于门转体震动致其结构欠坚固,容易损坏。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为解决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乃决心凭其从事本领域多年研发、制造的经验,经多次的开发改良后终于精心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互锁门锁,其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互锁门锁系统,其可实现两锁甚至多锁的互锁,防止空气对流,避免交叉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互锁门锁系统,包括控制电路、两个以上的门锁,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继电器、开启按钮及常开开关,其中,每一门锁对应有继电器、开启按钮及常开开关,常开开关由门的开合控制其闭合或断开;对应每一锁的继电器线圈和常开开关组成门控电路,门控电路与电源相连;各开启按钮相互并联后再与相互串联的各继电器触点连接,并连接至电源,组成互锁电路。
进一步地,该互锁门锁系统具有三个以上的门锁,且应用于多区域空间,每区域至少具有二门锁,每一区域的门锁间利用对应的继电器、开启按钮和常开开关形成互锁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门锁中至少一门锁为对于内外两侧均存在需联动互锁的门锁,该门锁是利用其继电器的一触点与内侧区域相关各门锁的继电器触点串联后再与内侧区域各门锁的开启按钮连接,构成一互锁电路;同时利用其继电器的另一触点与外侧区域相关各门锁的继电器触点串联后再与外侧区域各门锁的开启按钮连接,构成另一互锁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门锁包括锁体及锁舌框,所述锁体固定安装于墙体门框,且所述锁舌框对应门锁的锁舌设于门上,对应的开启按钮的二按钮分设于锁体附近的墙体内、外两侧。
进一步地,与各开启按钮、常开开关连接的所述控制电路隐藏设于门框及/或墙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或UPS。
进一步地,所述门锁的锁体上设有应急锁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互锁门锁系统,通常情况下,不能同时打开两扇门,只要其中一扇门被打开,其它的门锁将自动锁死,不能开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互锁门锁系统可以防止空气对流,避免交叉污染,提高了洁净区空气质量,避免区域内空气与室外的接触;另外,可以使员工形成出入关门的良好习惯,对车间的细菌抑制起到明显效果,从而可以满足食品、医药、卫生等部门的使用需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将锁体安装于门框上,线路简单,布线全部隐藏于门框内,不易被破坏,结构更加坚固,安全可靠,费用较低;而且出入人员不用钥匙、指纹等,总体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A是对应图1中的实施例的一线路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采用的锁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应用于一车间洁净区)的应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实施例的线路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4-连接线路 5-继电器 6-UPS电源
7-锁体 8-开启按钮 9-锁舌框
10-控锁线圈 11-常开开关 12-应急锁孔
13-插舌 14-钩舌 15锁壳
16-出线孔 Q-代表门的编号 B-锁的线圈
T-锁中的常开开关 J-DC12V继电器 K-点动开关
1K-继电器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配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6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窗锁
- 下一篇:锁用离合器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