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弹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6637.6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292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峻玮;陈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雪静;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弹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池弹片,尤指一种可供设置于电子装置内的电池弹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装置(如数字相机)的内部皆会具有一电池容置室,在其内部会装设有电池,以提供电子装置所需的电力,通常是在电子装置内装设有电池弹片,藉以与电池的极性接点接触而形成电导通,使电池的电力透过电池弹片传导至电路单元,而提供所需的电力。
如图1及图2所示,为习知一种电池弹片结构,其具有一固定部11、一由固定部11一侧弯折延伸的第一弹性臂12、一由第一弹性臂12末端弯折延伸的接触部13、一由固定部11另一侧弯折延伸的第二弹性臂14、及一由第二弹性臂14末端延伸的顶抵部15,顶抵部15顶抵于第一弹性臂12的内缘,加强第一弹性臂12的弹性。
然而,目前的电子装置皆是朝轻薄短小的外型设计,故相对地内部构件需达成小型化,但也需要兼具低成本、多机能且高质量的要求,上述的电池弹片结构,其在固定部两侧弯折形成弹性臂,因此需要在较大的空间才能建构复杂的弹性臂,才能获得足够的弹力,故有占据较大空间的问题存在,不利于达成轻薄短小的目的。
另一方面,电池弹片需使用较高弹力系数的材质,如钛铜等,但较高的弹力系数的材质价格昂贵,使得材料成本极高。更进一步的说,以常用的钛铜而言,其材料成本约为一般磷青铜的3~5倍,并且生产模具较为复杂、生产良率较差,若上述的电池弹片结构的设计改用磷青铜,则会因弹力系数较差,易造成两弹性臂与固定部间的连接部位形变超过降伏强度(Yield Stresses)而断裂。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在较小空间具有较佳的弹力及可兼具达成低成本、多机能且高质量的电池弹片,以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即是相关研发人员所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缘是,本创作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弹片,其具有使电池弹片的材质不受选择限制,以降低成本,及具有改善易占据空间的问题,以及确保不会瞬间断电等的效果。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弹片,装设于一电子装置的主体,该主体且设有一电池容置室,该电池弹片包括:一基板,其结合于该电池容置室的底侧;一主弹性臂,其自该基板的一侧弯折延伸至该电池容置室中,该主弹性臂的末端并弯折延伸有一呈片状且相对于该基板的主导电接点部;一副弹性臂,其是自该主导电接点部延伸而成,该副弹性臂的自由端并弯折延伸有一副导电接点段;以及一支点段,其是自该主导电接点部的自由端朝该基板方向弯折延伸形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效益:经由电池弹片在基板的一侧方向上连续弯折延伸主弹性臂、主导电接点部、支点段及延伸副弹性臂、副导电接点段等设计,藉由支点段可接触到基板的板面,以防止主弹性臂与基板间的连接部位的形变超出弹片材质的降伏强度(Yield Stresses)极限而断裂,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不会增加设计上的困难度而易于制造及不受材质上的选择限制,以降低成本,同时更具有改善易占据空间的问题,及确保不会瞬间断电的效果。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电池弹片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习知电池弹片结构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弹片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弹片组合于电子装置的主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弹片组合于电子装置的主体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弹片组合于电子装置的主体的另一视角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弹片与电池间的动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弹片与电池间的动作状态示意图(二)。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习知]
固定部 11 第一弹性臂 12
接触部 13 第二弹性臂 14
顶抵部 15
[本实用新型]
电池弹片 2
基板 21 主弹性臂 22
条状开孔 221 主导电接点部 23
支点段 24 副弹性臂 25
副导电接点段 26 卡翼 27
连接脚 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6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