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单线制多音电子喇叭连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6660.5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1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典兵 |
主分类号: | G10K9/12 | 分类号: | G10K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4443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单线 多音 电子 喇叭 连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喇叭连线结构,具体提供一种节能单线制多音电子喇叭连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车辆的电子喇叭控制模块一般采用双线制控制单喇叭,如图1所示,喇叭控制模块1通过5条导线线分别与喇叭A2、喇叭B3、电瓶负极6、电瓶正极4、喇叭启动按钮5相连,这种电子喇叭控制模块1是通过两根导线与分别与喇叭A2、喇叭B3相连后才可以使一个喇叭正常工作。下面对现有技术下车辆的电子喇叭控制模块进行分析:1、从节能的角度上分析:随着电子喇叭的技术发展,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高,现有技术中一个喇叭到喇叭控制模块要用130CM的铜导线连接,其中与喇叭连接的导线为260cm,一个喇叭控制模块地线要留出20cm供用户连接,也就是说在一套电子喇叭控制模块上就要浪费130cm+20cm=150cm的铜导线。如果所有生产电子喇叭模块的厂家一起一天只生产20000个电子喇叭模块,那浪费的铜导线就是20000×150cm=3000000cm。2、从生产、安装的角度上分析:由于多一根导线的原因生产时必须要多出好几套工序、时间等条件去完成生产,而且在安装连接方面也大大提高了走线的不便,由于连接导线多也会造成汽车电路短路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节约材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的节能单线制多音电子喇叭连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单线制多音电子喇叭连线结构,包括喇叭控制模块、与喇叭控制模块相连的喇叭启动按钮、喇叭A及喇叭B,所述的喇叭控制模块通过三根导线分别与喇叭A、喇叭B、电瓶正极相连,所述的喇叭控制模块、喇叭A及喇叭B分别接地。
所述的喇叭控制模块、喇叭A及喇叭B分别与车的外壳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仅用单根线便可驱动喇叭控制模块,具有节约材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可靠性、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下的多音电子喇叭控制模块的接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单线制多音电子喇叭控制模块的接线图。
图中:1喇叭控制模块,2喇叭A,3喇叭B,4电瓶正极,5喇叭启动按钮,6,电瓶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2,一种节能单线制多音电子喇叭连线结构,喇叭控制模块1通过四根导线分别与喇叭启动按钮5、喇叭A2正极、喇叭B3正极及电瓶正极4相连,喇叭A2负极、喇叭B3负极接地,喇叭控制模块1与车的外壳相连,喇叭A2与喇叭B3分别和车的外壳相连达到接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单线制多音电子喇叭连线结构,喇叭A与喇叭B分别为喇叭的高频和低频,当驾驶员按下喇叭启动按钮后信号通过正负触发信号线给喇叭控制模块信号,喇叭控制模块内部处理后通过单根喇叭驱动信号线分别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喇叭线圈正极,利用喇叭线圈负极原先接地的条件使喇叭工作,从而大大减少了电线的使用以及安装的不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典兵,未经胡典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6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轮理纸机构
- 下一篇:便携式轨道自动切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