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龙头辅助手把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8036.9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叔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胜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B62K21/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龙头 辅助 手把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隶属自行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龙头的辅助手把结构,能成框形的安装于自行车龙头。
背景技术
习用的自行车辅助把手专供三铁、或长途骑乘运用,中国台湾专利公告384049号揭示一种辅助把手与把手管一体设置的结构,至于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75998号揭示于一般把手管上另外安装有辅助把手的结构,由此可知,现今辅助把手及其靠垫均是呈左右对称的安装于把手管上,然而此类装置仍有以下缺点:
一、其两支辅助把手结构太复杂又占空间,不管制造成本或售价均偏高,实不具有经济效益。
二、其辅助把手完全无法扩充利用,造成一般使用者无法享受多用途的实施便利性。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乃及经多方试验设计,终成功创作出本实用新型,以彻底解决习用结构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龙头辅助手把结构,使辅助手把可让骑乘者的手部放置更为舒适,具有结构精简、组装容易及不占空间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龙头辅助手把结构,借助该辅助手把上横杆、容孔及夹孔的结构设计,使之还可安装其它的配件,以具有更多的辅助功能。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龙头辅助手把结构,其至少包括有:一把手管,其中段具有一夹持区;一竖管,该竖管前端具有对合于把手管夹持区后侧的夹槽,并于把手管夹持区前侧对合有一端盖,该端盖透过螺栓穿掣而锁接于竖管前端,将把手管中段夹固于夹槽、端盖之间;以及一辅助手把,为一框体,该辅助手把前端具有一两端封闭的横杆,而辅助把手后端安装于端盖正前方。
该辅助手把是以碳纤维制成的框体。
该辅助手把前半部具有能供水壶由上向下进入的容孔、后半部则具有一可卡掣水壶的夹孔,且容孔及夹孔相交,且于相交处形成一颈缩段。
该端盖的前面并排的凹设有两插槽,而辅助手把后端则具有一连通内外的开口,沿该开口突出有两插杆,该两插杆紧配合的插固于端盖的两插槽中,以将辅助手把固定于端盖正前方。
该辅助手把后端具有一连通内外的开口,沿该开口突出有两插杆,在两插杆末端设有相向的锁块,并在两锁块各贯设有孔槽,螺栓穿掣各孔槽使辅助手把能直接锁固于端盖上。
该辅助手把后端具有一连通内外的开口,且沿开口的突出有两插杆,在两插杆末端对接有一封闭开口的锁块,并在锁块贯设有长圆形孔槽,螺栓并排穿掣此孔槽使辅助手把能直接锁固于端盖上。
在竖管前端与端盖之间夹固有一环状定位水壶的松紧带。
该松紧带安装有一拉环。
该端盖在错开把手管的位置贯设有通孔,而竖管前端在相对该通孔的位置设有锁孔,端盖是透过螺栓穿掣通孔而螺接于锁孔。
该端盖的前面并排的凹设有两插槽,而辅助手把后端则具有一连通内外的开口,且沿开口的突出有两插杆,该两插杆黏固于端盖的两插槽中,以将辅助手把固定于端盖正前方。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手把是以碳纤维制成的框体并通过与竖管及端盖的配合而设于一把手管的中段,该辅助手把前端具有一封闭的横杆,可供一束环安装,使之可以安装其它配件;此外,辅助手把前半部具有贯穿上下的容孔、后半部形成有孔径较小的夹孔,容孔及夹孔相交,且于相交处形成一颈缩段,如此即可使水壶能安装于夹孔中,上述方案具体实施后,本实用新型可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辅助把手为单一构件,其结构较传统更精简,所以不管制造成本或售价,更具有经济制造的优势。
二、本实用新型辅助把手由于是采用一体框形设计,故而没有传统因高度突兀而占空间的缺点,具有不占空间便于收藏的优点。
三、本实用新型辅助把手的横杆可以安装一束环,使之可视实际需求而安装照明装置或计时器等等其它自行车配件,进而可具有更多的辅助功能,如此即可大大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以下配合附图与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胜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胜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8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炽热蒸汽压力锅炉
- 下一篇: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预应力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