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滤净水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9045.X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928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亨达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30 | 分类号: | B01D35/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净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净水筒,尤指一种于净水筒本体与盖体间配合多个锁固件达到旋锁固定的过滤净水筒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过滤净水筒结构,请参照图4、图5所示,其包含有:一本体40、一盖体50及一迫紧元件60组合而成,该本体40顶端处微向外侧延伸有抵靠端41,而该盖体50盖合于本体40顶端处,其盖体50的外缘并配合抵靠端40延伸有盖合端51,一迫紧元件60配合抵靠端41及盖合端51的周缘大小形成一圆弧状,且该迫紧元件60内缘凹设有靠合槽61,迫紧元件60具有一开放端并于两侧各设有一锁固槽61、62,其一侧的锁固槽61设有一可枢扭转动的锁设件63;而该结构的组成,该盖体50盖合于本体40上端的抵靠端41,通过迫紧元件60的靠合槽61套设于抵套端41及盖合端51的外端缘,并将一侧锁固槽61上的锁设件63旋动至另一侧的锁固槽62中,并将锁设件63螺锁固定,以便可使迫紧元件60两侧锁固槽61、62相互靠合达到迫紧固定的状态。
详观上述现有结构不难发觉其缺点之处,主要原因如下:
现有的盖体40盖合于本体50另配合一迫紧元件60达到固定的状态,而该过滤净水筒适用于蓄水量较大的储水系统,虽该迫紧元件60环绕圈套于本体40及盖体50的抵靠端41及盖合端51上,并配合一锁设件63达到迫紧的固定状态,而当该过滤净水的水量较多而使筒内的压力过大时,其迫紧元件60只配合设有一锁设件63,其固定的状态还是过于单薄,使该迫紧元件60容易因压力过大而被破坏失去固定状态。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着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现有的盖体盖合于本体是另配合一迫紧元件达到固定的状态,而该过滤净水筒适用于蓄水量较大的储水系统,虽该迫紧元件环绕圈套于本体及盖体的抵靠端及盖合端上,并配合一锁设件达到迫紧的固定状态,而当该过滤净水的水量较多而使筒内的压力过大时,其迫紧元件只配合设有一锁设件,其固定的状态还是过于单薄,使该迫紧元件容易因压力过大而被破坏失去固定状态,此为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一种过滤净水筒结构,其包含有:一净水筒本体、一盖体及多个锁固件组合而成,一净水筒本体顶端向外延伸环绕有盖合凸缘,且该盖合凸缘上贯设有多个穿设孔,一盖体是配合净水筒本体向外延伸设有盖合端,该盖合端大于盖合凸缘的面积,锁固件中央处设有螺纹状的螺锁孔并配合各设有一螺杆,又锁固件的上端延伸设有一圆环状的吊环;盖体盖合于净水筒本体顶端的盖合凸缘上,且该盖体的盖合端上的锁设孔分别对齐于盖合凸缘的穿设孔上,而于各锁设孔及穿设孔中穿设有一螺杆,并将锁固件螺锁固定于各螺杆上,以达到净水筒本体及盖体紧密的结合固定,通过上述结构,以便可构成过滤净水筒结构。
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净水筒结构,该过滤净水筒用于蓄水量较大的储水系统,令筒内水分过滤使用的压力较大,而该净水筒本体与盖体各延伸有盖合凸缘及盖合端,并通过锁固件及螺杆达到锁设固定的状态,令该净水筒本体与盖体间较不易变形,且达到较为稳固的盖合状态;
二、该过滤净水筒因过滤水量较多而使筒内压力过大,而使锁固件于净水筒本体及盖体间太紧密而不易被旋开时,其锁固件上端的吊环可配合穿设一杆件,以利于将锁固件旋开于将盖体从净水筒本体上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暨放大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立体图;
图5:为现有的局部剖视暨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部分:
净水筒本体-10 盖合凸缘--11
穿设孔---111
盖体----20 盖合端---21
封盖缘---211 锁设孔---212
锁固件---30 螺锁孔---31
吊环----311 螺杆----32
现有部分:
本体----40 抵靠端----41
盖体----50 盖合端----51
迫紧元件--60 锁固槽----61、62
锁设件---6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亨达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亨达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9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喷漆室循环水池
- 下一篇:乙酰甲胺磷三氯甲烷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