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防腐的钢筋混凝土排水连接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9194.6 | 申请日: | 200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42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山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000广东省湛江市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防腐 钢筋混凝土 排水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农用给排水管道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为基体的排水连接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或农用给排水管多采用传统的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这些给排水管道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浇注成型后直接投入使用,由于混凝土成型后的固有材料特性,其管与管之间的端口连接基本上是刚性连接,仅在端口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这种单一的密封圈密封,管接口之间的间隙较大,密封性能差,容易出现渗漏现象,也十分容易因管道基础变形而导致管接口硬碰硬地破损、开裂、渗漏。另一方面,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尤其作为下水管道时,容易被酸碱腐蚀,管道接口处的间隙就更容易受到腐蚀,使管道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二十年。而塑料管道虽然耐腐蚀性能较好、密封性好,但致命的缺陷是其抗压荷载能力差、刚性强度差,极容易受压而破损。因此,传统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排水连接管的结构有待改进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刚性强度高、抗压荷载大、密封性能好、耐腐蚀性强、抗管道基础变形幅度大、使用寿命长的复合防腐的钢筋混凝土排水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合防腐的钢筋混凝土排水连接管,主体是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空心管体,空心管体的两端分别成型有插口和承插口,管体与管体之间通过端口插承连接,其特征在于:各空心管体两端的插口和承插口上均覆贴有防腐橡胶,管体插口插入另一管体的承插口,所有的接触面均是橡胶与橡胶的弹性接触,且插口与承插口之间还设有橡胶密封圈。进一步地,为保证管道接口的密封性,空心管体端口的防腐橡胶覆贴延伸至管体内壁,在两管体插口与承插口之间的内壁接缝处另外再覆贴有密封防腐橡胶。具体地,覆贴的防腐橡胶其厚度为0.5--5mm。
这样设计的连接结构具有明显的优点:
1、管体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刚性强度高、抗压荷载大,而各端口采用防腐橡胶,管体与管体连接是刚中带柔,与密封圈一起形成柔性密封。
2、管体端口形成端面、内外表面以及接缝的三个层次的密封,抗管道基础变形幅度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技术的渗漏问题。
3、采用防腐橡胶,耐酸、耐碱,防腐蚀性、抗渗性好,使用寿命长达五十年以上。
4、施工操作极简便、快捷,安装连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性价比高,牢固性好,又易于维护,分段装拆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剖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接口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管体剖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接口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图2,本实施例的复合防腐的市政排水连接管的主体是钢筋混凝土空心管体1,空心管体1的两端分别成型为可互为插承连接配合的阶梯形插口11和承插口12,特别之处在于空心管体1的插口11的端面和表面覆贴有防腐橡胶2;承插口12的端面和表面也覆贴有防腐橡胶2,防腐橡胶2一并延伸至空心管体1的内壁。当两空心管体连接时,在插口11上套一橡胶密封圈4,管体插口11插入另一管体的承插口12,直至端面与端面接触,使所有的接触面均是橡胶与橡胶的弹性接触,最后,在插口11与承插口12之间的接缝处另外再覆贴粘结有密封防腐橡胶21。这样,管体与管体连接形成三个层次的密封,第一层次是管口内外壁与橡胶密封圈4之间的“橡胶-密封圈-橡胶”接触;第二层次是承插口12与插口11端面的“橡胶-橡胶”接触;第三层次是内壁接缝处的密封防腐橡胶21。其中防腐橡胶2的厚度为1.2mm,密封防腐橡胶21的厚度为1.5mm。
实施例二,参见图3-图4,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类同,只是排水管的主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管体3,且空心管体3的插口31与承插口32的形式有所不同,采用了两管体前后端面相接触、中间设置密封圈4的密封连接结构。插口31与承插口32之间的内壁接缝处再覆贴有密封防腐橡胶21,防腐橡胶2、密封防腐橡胶21均为相同的橡胶。本实施例中,防腐橡胶可以选用液态的高分子聚合物橡胶,采用涂覆的方式覆贴、粘结于管体上,干固成型后其表面光滑、均匀。
当然,这里仅列举了两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实际上,管体的形状、结构等可因应实际施工铺设的需要而变化,这些等同、类同的变化构造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畴,这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山,未经周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9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