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9204.6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851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大河内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新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00 | 分类号: | H01G4/00;H01G2/14;H01G4/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具有放电电阻的电容器相关。
背景技术
众所周之,油浸式电容器素子是由以铝等制成的导体薄片与用塑料等制成的诱电体薄膜 相互重叠卷回而成的。电力用等的电容器是将数个这种油浸式电容器素子用集合绝缘板夹住 并紧缚,从而形成电容器素体,并将此电容器素体用绝缘纸包裹,放入填充有绝缘油的容器 内从而形成的装置。
对于电力用等的电容器,在脱离线路后,为使电容器内蓄积的残留电荷能够释放出来, 要在电容器素子上连接放电电阻,并将其放入填充有绝缘油的一个容器内。
图2(a)(b)表示的是一个以前设置有放电电阻的电容器素体(电容器素子的集合体) 的例子,(a)是正视图,(b)是侧视图,在图2(a)(b)中,1是油浸式电容器素子,2是 伪绝缘板,3是集合绝缘板,4是放电电阻,5是电容器素子的引出端端子,6是与电容器素 子及放电电阻连接后向外部到出的导线。
电容器素体是由数个(图中是6个)电容器素子1和伪绝缘板2重叠,并在他们的两侧 放置集合绝缘板3,再用绝缘皮带(图上未示)紧缚而构成的,而放电电阻4装配在电容器 素体外。电容器就是将如此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容器素体及放电电阻4放入填充有绝缘油的 容器内从而形成的。
实用新型的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以前的例子中,在电容器素体容量较小的情况下,因电容器素子较薄,为了防止电容器 素子翻转,要插入伪绝缘板2。另外,为了避免因电容器素子的集合尺寸过小而使绝缘皮带 (未图示)这样的固定工具不能使用的问题,也要插入伪绝缘板2。
但是,如果这样设计伪绝缘板2的话,装有设置了放电电阻的电容器素体的容器内部死 区就增加了,会致使出现电容器大型化等问题。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由将数个电容器素子和具有空隙的伪绝缘板紧缚集成的电容器素体,及与 电容器素子连接的放电电阻组成,把电容器素体和放电电阻放入填充有绝缘油的一个容器内 同时,将放电电阻放入上述伪绝缘板的空隙内,具有使电容器素体上面的配线和放电电阻隔 离,且使其间隔的绝缘得以加强的特征。
有益效果
因伪绝缘板处设有空隙,放电电阻放置在此空隙中的,所以在确保稳定的电容器素子集 合尺寸的同时,也省去了安放放电电阻的空间,即可以实现使设有放电电阻的电容器小型化 的目的。进而使电容器素体上方配线和放电电阻之间的绝缘性得到强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实用新型的实例相关的电容器素体的分解斜视图(a)及完成斜视图(b)。
图2是表示一个以前设置有放电电阻的电容器素体的构成的例子,(a)是主视图,(b) 是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实际施行例子中的电容器素体分解斜视图,图1(b)是完成斜视图。此外, 与图2所示的电容器素体属于同一部分以及相对部分的地方用同一符号表示。图1中7是由 伪绝缘板2形成的用于放置放电电阻及内部结线的空隙。8是用于紧缚的皮带。另外,此例 中伪绝缘板2是由绝缘板自身及在其上面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处的宽度小的绝缘板堆积而成的, 宽度小的绝缘板之间形成了空隙7。
各个电容器素子1都是由以铝等制成的导电体薄片和由聚丙烯等制成的诱电体薄膜相互 重叠并卷回成扁平状而形成的。将数个电容器素子1堆放在集合绝缘板3上,并在上端电容 器素子1的上面放上带有空隙7的伪绝缘板2,在伪绝缘板2上再放上集合绝缘板3,在由 伪绝缘板2形成的空隙7处,将与电容器素子1连线的放电电阻插入其中,将整体用皮带8 紧缚。另外,紧缚后,在由伪绝缘板2形成的空隙7内插入与电容器素子1连线的放电电阻。
整体用皮带8绑紧后,进行绝缘强化,然后放入电容器(未图示)内,在此电容器容器 内填充绝缘油,从而完成了电容器。像这样通过在由伪绝缘板2形成的空隙7中放置有与电 容器素子1连线的放电电阻,可使得装有放电电阻的电容器内部空间得到节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新电机株式会社,未经日新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9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