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馅食品具起折面皮挤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9305.3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834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阳禹 |
主分类号: | A21C11/16 | 分类号: | A21C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具起折 面皮 挤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包馅食品具起折面皮挤出机构,其将外层为延展面团外皮而内部含有馅料的食品,于其面皮及馅料同时输出时,具有将其外层面皮作出起折效果的输出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外表为面皮而中央包有馅料的包馅食品,诸如;中国风味的手饺、虾饺、水晶饺等,如果以手工捏折,可依个人风格及技能而创造出各种造型或皱褶的外表,但如果以机械制造或加工的包馅食品,因其以固定凹槽模穴浇注而凝固成型或以凹槽模穴的模具经滚压成型,因此其仅能获外形例如心形、圆形或贝形的成型及表面呈固定纹路或图腾的成品,但无法获得重叠性的皱褶外表。
传统以机械经模具滚压成型所制造的包馅食品,其方法是将延展性面团及馅料由同心的两个套合管,经螺杆加压同时前推延展性面团及馅料而一同被挤出外径为延展性面皮、内径为馅料的连续柱状待成型半成品,再经后端具凹槽模穴的模具经滚压成型。
如上所述连续柱状待成型半成品,经后端具凹槽模穴的模具经滚压成型,其外表面皮上仅能获得纹路的成型而无法产生如手工捏合的重叠皱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馅食品具起折面皮挤出机构,其克服了传统机械无法生产具外表皱褶包馅食品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包馅食品具起折面皮挤出机构,其核心技术是包括馅料挤出管,在套于馅料挤出管外围的面皮挤出管末端设有一弧形缺口,并于弧形缺口对应前端设有一挡片。使挤出的面皮于弧形缺口处产生压力改变并经挡片作用,而使挤出的面皮具有如同手工捏折的皱褶外表。
上述将包馅食品于外层面皮于产生皱褶外表的特性,并不限定于单面产生皱褶外表,其面皮挤出管末端设有对称的一个以上的弧形缺口及其前端设有对应数目的挡片,即可使包馅食品于其双面上产生皱褶外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馅料挤出管-1;馅料-11;面皮挤出管-2;弧形缺口-21、21A;挡片-22、22A;空隙-23;延展性面团-3;中空面皮-31;皱褶-32、32A;推动螺杆-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馅食品具起折面皮挤出机构,其主要结构是将套于馅料挤出管1外围的面皮挤出管2的末端设有一弧形缺口21,并于弧形缺口对应前端固定有一挡片22。
上述延展性面团3因面皮挤出管2与馅料挤出管1间的空隙23,经推动螺杆4的推送而使挤出成型中空面皮31时,该中空面皮31于弧形缺口处压力瞬间改变,并由挡片22阻挡该中空面皮31部份圆周,因推动螺杆4不断推进延展性面团3并不断产生中空面皮31及向前移动,使挤出的中空面皮31具有如同手工捏折的皱褶32外表。
上述包含有皱褶32的中空面皮31于输出时,因馅料挤出管1内径同时挤压推动馅料11输出,故具皱褶32中空面皮31被成型输出时,其内部同时即包裹馅料11。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上述面皮挤出管2的末端所设的弧形缺口21及挡片22,可依需求而设置一个以上的弧形缺口21、21A及挡片22、22A,使内含馅料11的中空面皮31具有一道以上皱褶32、32A。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阳禹,未经欧阳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9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浸式螺杆泵
- 下一篇:一种顺序转动装置及顺序直线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