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9446.5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256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尾崎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挺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弥敦道***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快锁装置,用来将显示器模块组装于框架上,尤指一种可以使显示器模块快速定位组装、简易拆卸的快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共场所播放影像画面时,通常需要使用显示面积很大的显示器模块即屏幕,该影像画面才能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但由于显示器模块在制造过程中必须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及成本,搬运以及组装等因素,显示器模块的尺寸大小因而受限。基于这个原因,市面上已推出以多组显示器模块相互拼接相连而形成的电视墙,通过内置的硬件进行设置及操作,使各显示器模块显示映像画面的内容,各影像画面间相互连结形成所要显示的信息或画面,以实现与采用大显示器模块呈现影像的相同效果,同时,还可节省制造成本。
其中,组成所述电视墙除了需要多个显示器模块进行拼接组接外,还需要通过一个框架来安装,该框架内内部通过框条分隔成若干个区块,并且每个区块内部又分别具有一个收容空间,各收容空间与左右相邻的收容空间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该框架用于作为各显示器模块的组装与收容空间,在各显示器模块同时产生有影像画面时,才能在电视墙上形成完整的大幅影像画面。
现有的安装框架的各框条上分别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处,而各显示器模块背面同时设有多个对应于螺栓连接处的螺孔,使显示器模块装设于框架上时,安装人员需先将各显示器模块摆设于容置空间内,再从框架的背面进行安装,逐一将所述显示器模块通过螺丝紧固于框架上;反之,在拆卸时,同时须将框架背面的显示器模块与框架逐一拆卸,因此,会造成安装、拆卸时的麻烦且危险性高,而以螺丝紧固时,很容易造成显示器模块与框架位置偏差的问题,而当显示器模块数量增多时,其偏差则会逐渐增大,进而造成显示器模块无法顺利组装的问题,且各螺栓连接处与螺孔在制造时必须要相当准确,才能让各显示器模块准确地固定在框架上。
综上所述,现有的技术具有下列缺点:不容易组装和拆卸;组装或拆卸时费时费力;组装中存在一定危险性,容易造成显示器模块等设备损坏;容易造成安装螺栓和螺孔的位置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快锁装置,以使其能够快速安装或拆卸并简易定位显示器模块,能够降低安装时的危险性和提高安装位置的误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锁装置:用于将一显示器模块锁固于一框架上,该快锁装置包括有:固定件、枢接组件及连动件;其中,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显示器模块上,并具设置一贯穿通孔,所述枢接组件又具有第一枢接件与第二枢接件,其第一枢接件一端具有可定位于固定件的第一端,并且,所述第一枢接件另一端同时具有可固设有第二枢接件的第二端,而该连动件是固设于前述第一枢接件与第二枢接件间,且其连动件一端具有供第二端贯穿之孔洞,当显示器模块欲装设于框架时,系将第一枢接件进行转动而动作,其第一枢接件转动时同时带动第二端固接之第二枢接件,而固设于第一枢接件与第二枢接件间之连动件进而紧配合于框架,或经由第一枢接件之转动使连动件分离于框架,以使显示器模块可以快速定位组装与拆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锁装置,具有下列优点:组装起来简单易行,并且拆卸非常方便,因此能够有效节省工时;安装时不需要螺栓连接并对准螺孔,降低了施工中的危险性,不会对显示器模块造成损坏,另外,安装显示器模块时没有采用螺栓、螺母的连接方式,因而无需考虑位置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第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第4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局部示意图;
第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
第5A为实用本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动作局部示意图;
第6为实用本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正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快锁装置1 锁固组件33
固定件2 连动件4
贯通孔21 孔洞41
枢接组件3 凸面42
第一枢接件31 显示器模块5
第一端311 对应孔51
枢接孔3111 定位件52
第二端312 锥面521
第二枢接件32 框架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尾崎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尾崎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9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