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节顶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9709.2 | 申请日: | 200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3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炳虎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053000河北省衡水***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节顶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千斤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节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千斤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顶升装置,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液压千斤顶的结构包括带有活塞和进出油嘴的油缸。当前使用的的千斤顶顶升高度较高且顶升力较小,不适用于高度空间较小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度空间较小场合的多节顶升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带有活塞和进出油嘴的油缸,所述活塞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节中套。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活塞设置有底台,油缸设置有顶台,中套设置有上环和下环,顶台、底台、上环、下环相匹配;所述的活塞与中套间、相邻中套间、中套与油缸间分别设置有双层油封;所述的油缸包括相连接的压盖和底座,压盖为环型,底座为盆式;所述的油缸包括相连接的压盖和底座,压盖为盆式,底座为平板;所述的中套为两节;所述的中套为四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节顶升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活塞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节中套,活塞设置有底台,油缸设置有顶台,中套设置有上环和下环,顶台、底台、上环、下环相匹配。在顶升时,先由活塞顶升,再由中套一节节顶升。顶升装置整体厚度大大减少,可适用于高度空间较小场合,且顶升力较大。根据不同需求,油缸的压盖为环型,底座为盆式。或压盖为盆式,底座为平板。而中套可为两节、三节、四节或更多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节顶升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节顶升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多节顶升装置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节顶升装置包括带有活塞1和进出油嘴2的油缸3,活塞1的外侧设置有中套4,活塞1设置有底台5,油缸3设置有顶台6,中套4设置有上环7和下环8,底台5、顶台6、上环7、下环8相匹配,活塞1与中套4间、相邻中套4间、中套4与油缸3间分别设置有双层油封9,油缸3包括相连接的压盖10和底座11,如图1所示,压盖10为环型,底座11为盆式。如图2所示,压盖10为盆式,底座11为平板。中套4可为如图的两节,也可为三节、四节或更多节。
本实用新型多节顶升装置顶升时,通过进出油嘴2将油注入油缸3,活塞1首先起顶升作用,等活塞1的底台5与中套4的上环7相接触后,中套4开始起顶升作用,等中套4的下环8与中套4’的上环7’相接触后,中套4’开始起顶升作用,直至中套4’的下环8’与油缸3的顶台6相接触。顶升完毕,将油通过进出油嘴2抽出油缸3,中套4’、中套4、活塞1依次复位。
本实用新型多节顶升装置顶升时,活塞、中套一节节顶升,顶升装置整体厚度大大减少,是一种薄千斤顶。该多节顶升装置厚度仅为25mm左右,顶升高度可为13mm左右,可适用于高度空间较小场合,且顶升力较大,能达到顶升100吨重量。当然,该结构也适用于厚千斤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炳虎,未经张炳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9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流量净水机
- 下一篇:一种电梯的双折重锤圆管下连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