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户外交流高压隔离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0227.9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08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枫达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1/28;H01H1/44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路云峰 |
地址: | 11830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交流 高压 隔离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供电设备,特别是供变电站用12KV交流高压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由静触头装置和动触头装置构成,其静触头和动触头通过电流的能力是隔离开关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而通过电流的能力取决于静触头和动触头的形状及相关构件的连接配合关系。现有技术静触头的上下两片触片与接线板不是刚性连接,是通过弹簧压力与触头架面接触,间接与接线板连接,该结构当合闸时,静触头的上下触片会被动触头撑开,致使静触头的上下触片与触头架产生间隙,使通过电流的能力大幅下降;静触头的上下两触片为平板状,动触头为圆柱状,其相互配合面为线接触,接触面小通过电流的能力低;动触头的后端制成板状通过压力弹簧与接线板同轴转动连接,动触头靠转动配合面导电,要想转动灵活弹簧压力就不能太大,而压力小则接触松动,接触电阻大,导电力能差,另外动触头转动部分是完全暴露的,无任何防护,受风吹、雨淋、日晒,容易氧化,并在导电配合隙间进入沙尘,降低导电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导电性能好,使用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户外交流高压隔离开关。
本实用新型包括静触头装置和动触头装置构成,静触头装置包括有绝缘子、支架、静触头片、静触头片压力弹簧、接线板构成,静触头片为一体式结构,即静触头片为U形一体式结构,静触头片的后端面与接线板相贴配合通过螺钉一同固定在支架上,在支架上对应静触头片时前部设有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由螺钉带动可调压力;动触头装置包括有绝缘子、底板、导电杆、动触头杆、动触头连接夹、导电连接软铜带、防护罩、接线板组成,底板固定安装在绝缘子上,导电杆与底板可转动配合连接安装,动触头连接夹固定连接安装在底板上,动触头杆后端安装在连接夹上通过螺钉夹紧固定连接,导电连接软铜带的两端分别与动触头连接夹和导电杆螺钉紧固连接,防护罩通过衬套和密封圈与导电杆转动配合,防护罩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接线板与导电杆上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动触头的转动连接机构全部封装在防护罩中内,防止风雨侵蚀,动触头与导电杆的导电连接是通过软铜带固定连接,即动触头与导电杆的导电连接没有相互转动配合的连接面,动触头转动时靠软铜带曲张,保障动触头杆转动灵活,同时软铜带又使能过电流的能力没受到任何损害,动触头机构不仅机械连接牢固可靠,而且全部为刚性固定式导电连接,接触电阻很小,通电流能力强;静触头结构稳定,静触头的压力弹簧可垂直作用在动、静触头的配合面上,并能通过弹簧压紧螺钉调节弹簧压力达到最佳状态,特别是静触头直接与接线板固定连接,导电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静触头装置和动触头装置构成,静触头装置由绝缘子11、支架12、静触头片13、静触头片压力弹簧14、接线板15构成,静触头片13为一体式结构,即静触头片13为U形结构,静触头片13的后端面13’与接线板15相贴配合通过螺钉16一同固定在支架12上,在支架12上对应静触头片的前部设有压力弹簧14,压力弹簧14由螺钉17带动可调压力;动触头装置由有绝缘子21、底板22、导电杆23、动触头杆24、动触头连接夹25、导电连接软铜带26、防护罩27、接线板28构成,底板22固定安装在绝缘子21上,导电杆23下端与底板22可转动配合连接安装,动触头连接夹2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安装在底板22上,动触头杆24的后端安装在连接夹25上开有槽隙25’的安装孔中,通过螺钉35夹紧槽隙25’使安装孔缩紧将动触头杆24的后端与连接夹25固定连接,动触头杆24的前部压成扁平状,以使其与静触头片13形成平面配合,形成面接触增强导电能力,导电连接软铜带26的两端分别与动触头连接夹25和导电杆23通过螺钉36紧固连接,导电连接软铜带26可以是并列设有两条,防护罩27通过衬套37和密封圈38与导电杆23转动配合连接,防护罩27的下端与底板22固定连接,接线板28与导电杆23上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枫达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丹东枫达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0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