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0249.5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96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国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丛 |
地址: | 110032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空气 发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泡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生产以水溶性材料为原料的开孔型泡沫体的旋转空气式发泡机。
背景技术
泡沫塑料的品种很多,常用的发泡方法有物理发泡法、化学发泡法和机械发泡法,其中最常见的发泡方法是机械发泡法。但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采用机械发泡法并专门针对以水溶性发泡剂和水溶性胶粘剂为原料的发泡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泡率高、发泡均匀、连续性好的专门应用于以水溶性发泡剂和水溶性胶粘剂为原料的旋转空气式发泡机。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旋转空气式发泡机,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I和工作台II,并列设置的发泡筒I和发泡筒II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工作台I和工作台II上,发泡筒I和发泡筒II的顶端通过连接筒相连通,发泡筒I内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上周向设置有搅拌叶I,自连接筒以下的每排搅拌叶I上均焊接有一条叶板I,搅拌轴的伸出端伸出发泡筒I与固定在工作台I上的无级减速机I相连,发泡筒I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空气进料口,另一侧设置有发泡剂进料口;发泡筒II内安装有输送轴,输送轴的上部周向安装有搅拌叶II,自连接筒以下的每排搅拌叶II上均焊接有一条叶板II,输送轴的下部安装有螺旋搅拌叶,输送轴的伸出端伸出发泡筒II与固定在工作台I上的无级减速机II相连,发泡筒II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其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的相邻两排搅拌叶I沿轴向相互交错设置。
所述的搅拌叶I之间的间距是10-30cm。
所述的相邻两排搅拌叶II沿轴向相互交错设置。
所述的搅拌叶II之间的间距是10-30cm。
所述的发泡筒I和发泡筒II是立式的。
所述的发泡筒I和发泡筒II的中部安装有透明的仓门。
所述的发泡筒II的下方安装有传送平台。
所述的螺旋搅拌叶的高度是输送轴的高度的1/3。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由于在每排搅拌叶上安装有叶板,叶板与两个发泡筒的内面之间只留有很小的空隙,既不影响叶片旋转,还可以将粘附在发泡筒内面上的泡沫体刮除干净,防止泡沫体在发泡筒内固化,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由于泡沫胶粘体很容易凝固,因此本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的输送轴的下部安装有螺旋搅拌叶,出料快,可以将泡沫胶粘体迅速输出到出料口外,防止泡沫胶粘体在发泡筒内固化。
3、本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的两个发泡筒的顶端通过连接筒相连通,可以防止泡沫体残留在两个发泡筒的顶端,防止因长时间残留造成的固化影响设备运转和泡沫体的流动。
4、本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的相邻两排搅拌叶是沿轴向相互交错设置的,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发泡剂与空气的混合比,从而提高发泡倍数、提高开孔率,开孔率可以达到70%-95%。用本设备生产的泡沫的质量吸水率可以达到990%。同时本实用新型发泡机的相邻两个搅拌叶之间的间隔为10-30cm,这个间隔可以提高发泡倍数。因为间隔过大,泡沫体不容易上升;间隔过小,则发泡倍数低。螺旋输送叶、相邻搅拌叶之间的间隔以及发泡剂与空气的混合比这三个要素有效的提高了发泡倍数、保证了发泡的连续性和防止发泡体收缩。
5、本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的两个发泡筒是立式的,这样可以使发泡剂与空气混合的更均匀,因此发泡均匀,发泡率高。
6、本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在两个发泡筒的中部安装有透明的仓门,既可以在不打开仓门的情况下对整台设备的工作情况了如指掌,还可以在设备不工作的时候打开仓门对设备进行清洗与维修。
7、本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设置有两台无级减速机,可以通过调整无级减速机的工作速度来控制发泡。
8、本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既可以适用于小规模生产,还适用于大规模的自动化、产业化生产。
9、本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的螺旋搅拌叶的高度是输送轴的高度的1/3,经试验证明,如果螺旋搅拌叶的高度过低,则延长了胶粘体的固化时间,不利于胶粘体流出;如果螺旋搅拌叶的高度过高,则缩短了胶粘体的固化时间,同样不利于胶粘体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空气式发泡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国,未经刘兴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0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短波无线电台的无线组网系统
-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火灾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