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炉用预组合出钢口套砖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1016.7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9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清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鲅鱼圈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4 | 分类号: | F27D1/04;C21C5/5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光 |
地址: | 115007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组合 出钢口套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炉出钢口部位的预组合出钢口套砖。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炉技术的发展,对出钢口部位用耐火材料的要求愈加苛刻,其中电炉出钢口部位更换技术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下眼式”和“镗孔式”。采用“下眼式”更换出钢口时,由于人工对原出钢口清理具有局限性,如出钢口内壁不规则,凹坑不容易填实,加之出钢口长期受钢水钢渣的冲刷和侵蚀,出钢口倾角中心偏移,定位不准,出钢散流,导致下渣量偏大。采用“镗孔式”更换出钢口后,与“下眼式”进行对比表明:出钢口更换作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出钢口使用寿命有所提高,出钢时间分布趋于合理。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上述两种更换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炼钢要求,如何改进出钢口更换效率,减少吨钢耐材消耗成本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提高出钢口更换效率的电炉用预组合出钢口套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炉用预组合出钢口套砖,包括外围座砖、端砖、镁质浇注料和整体工作砖,外围座砖的砖体上端面有一凹面,下端面有一凸面,在外围座砖内设有整体工作砖,在外围座砖与整体工作砖之间填充镁质浇注料,在外围座砖的一端安装有端砖,端砖的砖体上制有与外围座砖匹配的凹面,装配时端砖与外围座砖的砖体凹凸面紧密胶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式与组合式相结合的方式,外围是组合式座砖,中间通过浇注料浇注,将整体砖与座砖粘结组合在一起,并在整体式组合砖的尾端配一端砖,形成了预组合的电炉出钢口套砖,其中整体工作砖可整体更换,该方式对提高电炉出钢口用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更换效率,减少吨钢耐材消耗成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端砖与外围座砖的紧密贴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套砖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套砖安装的安全性;整体工作砖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方式,坯体密度均匀,烧成时收缩无方向性,消除了机械压制时因密度差产生压力而出现烧成裂纹现象,并且拆装方便。镁质浇注料能够提供适宜的烧结强度,有效的提高更换频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炉用预组合出钢口套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炉用预组合出钢口套砖外围座砖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凹面的放大图;
图5时图2中凸面的放大图;
图6是电炉用预组合出钢口套砖端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电炉用预组合出钢口套砖整体工作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炉用预组合出钢口套砖,包括外围座砖2、端砖1、镁质浇注料3和整体工作砖4,其中外围座砖2采用特殊形状的镁碳砖,外围座砖2的砖体上端面有一凹面5,下端面有一凸面6,若干块外围座砖通过凹凸面匹配连接,并用填缝胶粘接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的组合砖体,在外围座砖2内设有整体工作砖4,在外围座砖2与整体工作砖4之间填充镁质浇注料3,在外围座砖2的一端安装有端砖1,端砖1的砖体上制有与外围座砖匹配的凹面7,装配时端砖1与外围座砖2的砖体凹凸面紧密胶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鲅鱼圈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营口鲅鱼圈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1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