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井测井井下球形接头重力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11812.0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1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凌堂;徐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纵横声光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2 | 分类号: | E21B47/12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连伟 |
地址: | 12401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测井 井下 球形 接头 重力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井测井用的水平井测井井下球形接头重力推进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专利号ZL 200520093017.2“井下重力推进挠性测井电缆水平井测井送进装置”中,由于该专利中的井下重力推进器的结构是采用锥形体公母扣连接,每个重力推进器是单个自由连接在一起下井的,由于本身重量和挠性护套本身的弹性作用,造成在多个重力推进器连接处形成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间隔,这些间隔分散了重力推进器的重量,不能将所有重量转变为推力加到挠性测井电缆上去推动水平段的测井仪器前行,而且这些间隔在井下仪器在水平井段运行速度发生变化时,会使测井电缆在这些间隔处弯曲变形,而使测井电缆在这些部位损坏,影响测井电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井测井井下球形接头重力推进器,该推进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重力推进器连接处形成间隔,不能将其所有重量转变为推力推动测井仪器在水平段前行,而使测井电缆在这些间隔处弯曲变形,使测井电缆在这些部位损坏,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平井测井井下球形接头重力推进器,由球形公接头、重力推进器壳体、加重芯、球形母接头、筋骨螺栓、球形公母连接座、挠性护套卡槽、紧固螺孔、井口拆装卡槽、测井电缆、挠性护套组成,将测井电缆套上挠性护套,而后将其装入两个半球形公母连接座中的挠性护套卡槽后,用紧固螺栓通过紧固螺孔紧固,在球形公母连接座上端设有球形公接头与重力推进器壳体的球形母接头套卡住;在两个半重力推进器壳体上端设有球形公接头,并在该壳体上部设有井口拆装卡槽,在其中上部设有带卡槽的加重芯,将套有挠性护套的测井电缆装入挠性护套卡槽后,用紧固螺栓通过紧固螺孔紧固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比较简单,由于公母接头为球形结构,故接头连接处可自由活动,随着井眼方位、斜度变化可自行灵活起下,在活动下放时又不会在连接处形成间隔,造成测井电缆弯曲变形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测井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断面示意图。
图中1、球形公接头,2、重力推进器壳体,3、加重芯,4、球形母接头,5、紧固螺栓,6、球形公母连接座,7、挠性护套卡槽,8、紧固螺孔,9、井口拆装卡槽,10、测井电缆,11、挠性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水平井测井井下球形接头重力推进器,由球形公接头1、重力推进器壳体2、加重芯3、球形母接头4、紧固螺栓5、球形公母连接座6、挠性护套卡槽7、紧固螺孔8、井口拆装卡槽9、测井电缆10、挠性护套11组成:将测井电缆10套上挠性护套11,而后将其装入两个半球形公母连接座6中的挠性护套卡槽7后,用紧固螺栓5通过紧固螺孔8紧固,在球形公母连接座6上端设有球形公接头与重力推进器壳体2的球形母接头4套卡住;在两个半重力推进器壳体2上端设有球形公接头1,并在该壳体上部设有井口拆装卡槽9,在其中上部设有带卡槽的加重芯3,将套有挠性护套11的测井电缆10装入挠性护套卡槽7后。用紧固螺栓5通过紧固螺孔8紧固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纵横声光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盘锦纵横声光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1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护帮机构的液压支架伸缩顶梁
- 下一篇:常压油井热洗清蜡置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