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壁呈夹链式咬合状的软体管状包装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1816.9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583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志程 |
主分类号: | B65D35/02 | 分类号: | B65D35/02;B65D35/28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01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壁 链式 咬合 软体 管状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体管状包装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壁呈夹链式咬合状的软体管状包装物。
背景技术
对于当代社会来讲,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包装是每日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中,软体管状包装物已为普遍使用。经实践证明,软体管状包装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要求,是方便使用和节省包装材料的良好选择,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管状包装物因其自身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品、食品等方面。
软体管状包装物适合灌装液体、膏体以及粘稠物质。但由于膏体及粘稠物质具有附着力强、流动性不佳等特性很难从包装物内完全提取出来,而且无外力作用时包装物内物质易回流,这些不仅造成了物品的浪费,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目前,也有对现有软体管状包装物加以改进的报道或应用实例,但大都结构复杂。比如,另加外部挤压器或在包装物中间设置空气层等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壁呈夹链式咬合状的软体管状包装物,该包装物在受外力挤压时,通过内壁夹链式咬合使管内壁贴合从而将管内物体挤出,该包装物解决了目前在使用软体管状包装物过程中存在的物质难以从包装物中完全提取出来以及无外力作用时物质易回流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壁呈夹链式咬合状的软体管状包装物,该包装物呈管筒状,该包装物包括凸筋、凸棱、凹槽、管壁和凹筋,该软体管状包装物的内壁上呈夹链式咬合状地制有凸筋、凸棱、凹槽和凹筋,所述的凸棱与凹槽对应相扣;凸棱与凹槽上设有凸筋和凹筋,所述的凸筋和凹筋对应相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操作,且不增加现有包装成本;
2.本实用新型沿管竖直方向在管内壁布有二列水平交叉设置的凸棱和凹槽,在凸棱上设置了可咬合的凸筋和凹筋;在包装物受外力挤压的情况下,凸筋和凹筋相互咬合,同时凹槽与凸棱咬合,使得软体管状包装体的内壁贴合,可达到软体管状包装物内无物品残留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夹链式咬合的内壁解决了无外力作用时包装物内物质易回流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呈管筒状,包括凸筋1、凸棱2、凹槽3、管壁4和凹筋5。其中,凸棱2呈二列水平均匀布满于包装物内部的管壁4上,相邻凸棱2之间的空隙即为凹槽3,凹槽3与凸棱2形状大小相同,凸棱2与凹槽3在管竖向方向对称设置,在外力作用下对应凸棱2与凹槽3可紧密咬合呈夹链状,二列凸棱2之间存在少许间隔。一列凸棱2的相同位置上(接近中部)均设置为凸筋1,另一列凸棱2的对应相同位置上(接近中部)则均设置为凹筋5,凸筋1和凹筋5形状大小相同,在外力作用下,凸筋1和凹筋5可对应紧密咬合呈夹链状。
在包装物受外力挤压的情况下,凸筋1和凹筋5对应相扣,同时凹槽3与凸棱2对应相扣,软体管状包装体的内壁贴合,从而使得软体管状包装物内无物品残留。与此同时,夹链式咬合的内壁也使得无外力作用时包装物内物质不易回流,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实际要求设计其具体形状和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志程,未经梁志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1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