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压器起动储油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1979.7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1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卢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秉忠 |
主分类号: | F02B39/14 | 分类号: | F02B39/14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100辽宁省凤城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起动 储油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保证增压器长期正常工作的增压器润滑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不增加机动车引擎排气量的前提下,由引擎自身力量来驱动增压器高速转动,通过加大汽缸的空气输入量,大幅提升引擎的输出功率,同时还具有相对较低的燃油消耗。由于增压器工作转数高,通常采用发动机机油泵为增压器轴提供润滑和散热用油,但在遇有气温低的冷天或多天停车后,增压器在机动车启动伊时就已开始高转速工作,而此时增压器轴通常得不到有效的润滑供油。增压器轴在缺少润滑的情况下高速运转,由此产生的磨损会大幅度的缩短增压器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增压器起动提供足够润滑用油的增压器起动储油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器起动储油罐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增压器起动储油罐,该起动储油罐为外管与内部导向油管构成的双层油管,由外管上端口与发动机机油泵泵出管路相通,导向油管与外管之间构成下端封闭、上端与外管上管口相通的环形储油空间,导向油管下端管口与增压器轴润滑油腔相通;环形储油空间内滑动配合设有电磁控阀塞,电磁控阀塞下端设有阀塞回位弹簧,电磁控阀塞体轴向设有若干油孔;导向油管中部管壁设有连通环形储油空间与导向油管油道的油孔;外管设有控制电磁控阀塞的电磁线圈。
机动车发动机机油泵的泵出管路上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起动储油罐,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机油经电磁控阀塞的油孔和导向油管油孔在环形储油空间中蓄留相当的油量,该油量就成为发动机下一次启动时的增压器润滑油量。本技术方案彻底改变了目前的增压器起动工作时缺油的技术现状,确保了增压器始终在有润滑油的状态下工作,从而大大延长了增压器的使用寿命。若本增压器起动储油罐不能正常工作,也不会影响增压器原本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增压器起动储油罐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起动储油罐,其一实施例结构如附图所示,它是由外管5与内部导向油管2构成的双层油管,外管5上端口与发动机机油泵泵出管路相通,导向油管2与外管5之间构成下端封闭、上端与外管5上端口相通的环形储油空间9,导向油管2下端管口8与增压器轴润滑油腔相通;环形储油空间9内沿导向油管2和外管5滑动配合设有电磁控阀塞4,电磁控阀塞4下端设有阀塞回位弹簧6;电磁控阀塞4塞体轴向设有若干油孔3,导向油管2中部设有连通环形储油空间9与导向油管油道1的油孔10,油孔10的设置位置直接关联到本增压器起动储油罐的润滑储油量;外管5下部设置有电磁线圈7。
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经泵出管路和该泵出管路上的增压器起动储油罐向增压器轴润滑油腔泵送润滑和冷却油的同时,机油还经由电磁控阀塞的油孔3和导向油管的油孔10在环形储油空间9中蓄留了相当的油量,该油量就是发动机下一次启动时的增压器润滑油量。其工作方式是:每当发动机启动时,先连通电磁线圈7供电控制按钮,电磁控阀塞4随即在电磁线圈7的作用下吸合下沉、压缩回位弹簧6,环形储油空间9的储油量即由导向油管2的油孔10以及油道1进入增压器轴润滑油腔,此后启动发动机,由于增压器轴的浮动轴承和止推轴承已有足够的润滑油,从而避免了增压器缺油工作。电磁线圈7断电后,电磁控阀塞4即在回位弹簧6的作用下上行复位,这时发动机机油泵泵出管路的机油再一次由电磁控阀塞油孔3和导向油管油孔10再次进入环形储油空间9,成为下一次发动机启动工作的增压器储备润滑油量。在电磁线圈7的工作回路中设置延时开关控制的延时电路,使电磁线圈7在其延时时间内产生一定的发热量,该发热量尤其能够在冷天气中改善机油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保证本增压器起动储油罐和增压器的工作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秉忠,未经卢秉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19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齿轮锻件中间凸台的锻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齿轮的内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