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紫外荧光法测硫专用反应室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12521.3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43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龙;王政权;李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澳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3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荧光 法测硫 专用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荧光法测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紫外荧光法测硫专用的反应室。
背景技术
紫外荧光法测定石油化工产品中总硫已成为测硫的仲裁方法,其中,使用的测硫专用反应室的主体一般为工程塑料材质,其加工精度不高、易形变,避光性差;反应室内部的检测部件光电倍增管、紫外灯、滤光片等使测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均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微电流放大器安装在反应室主体的外部,经常受外界杂讯、射频源的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紫外荧光法测硫专用反应室,其使测硫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提高,避光性好,防漏气、防微电流噪声的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紫外荧光法测硫专用反应室,包括反应室主体、转换室、紫外灯、滤光片、光电倍增管和微电流放大器,转换室、紫外灯、滤光片、光电倍增管和微电流放大器均位于反应室主体内,经过膜式干燥器脱去水份的反应气被导入专用反应室后,被紫外灯发射的特定波长(400nm~800nm)的紫外线照射,当它们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时,专用滤光片便会过滤512nm波长以外的其他杂波,被光电倍增管按特定波长检测接收,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输出至微电流放大器进行信号的前期放大,然后将放大的电信号送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即可转换为与光强度成正比的计算机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反应室主体加工精度高、不易形变,该反应室使测硫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提高,避光性好,防漏气、防微电流噪声的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紫外荧光法测硫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紫外荧光法测硫专用反应室,包括反应室主体、转换室、紫外灯、滤光片、光电倍增管和微电流放大器,反应室主体采用铸铝材质,质地坚硬且极具韧性,加工成型后,壁面表层至室体内色质均匀;表面经过磨砂氧化、烤黑漆处理,色质深黑,经测试,其透光率为零;反应室各接合面采用“O”型硅橡胶密封圈密封,有效的解决了漏光、漏气的问题。微电流放大器安装在反应室主体内部,避免了外界杂讯、射频源的干扰;微电流放大器的线路板材料为高阻聚四氟乙烯板,同时采用镀银线路取代普通的覆铜线路,有效的解决了零点漂移、线路电流噪声等难题;微电流放大器采用高阻抗、低漂移、高精度的元器件,所有连接导线均为高阻线,有效地避免了自身的射频干扰。光电倍增管(PMT)选用日本滨松光子公司生产的具有极高灵敏度和超快时间响应的真空电子管类光探测器件,主要用于测量400nm~800nm的微弱光。紫外灯选用加拿大Ultra-violet Products公司生产的锌灯,这种灯的预热时间短、寿命长(可达8000小时),精密度和准确度都非常好。滤光片选用美国Antek公司生产的定波长(512nm)专用滤光片。
紫外荧光法测硫的工作原理是:当样品被引入到高温裂解炉后,样品发生裂解氧化反应,其反应过程如式:R-S+O2->CO2+H2O+SO2+MOX所示;在900℃~1050℃左右的高温下,样品被完全气化并与高纯度氧气(99.999%)发生氧化裂解,其中的硫化物定量地转化为二氧化硫,反应气由载气-高纯度氩气(99.999%)携带,经过膜式干燥器脱去其中的水份,进入专用反应室;SO2受到特定波长(400nm~800nm)的紫外线照射,由式:SO2+hγ’->SO2+hγ”可知,吸收这种射线使一些电子转向高能轨道;一旦电子退回到它们的原轨道时,过量的能量就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通过512nm专用滤光片的滤波后,被光电倍增管按特定波长检测接收,发射的荧光对于硫来讲完全是特定的并且与原样品中硫的含量成正比,再经微电流放大器放大、计算机数据处理,即可转换为与光强度成正比的电信号;使用该仪器对样品进行分析时,首先用硫的标准样品作出相应的标准曲线,调用此标准曲线进行样品分析,就可得出未知样品中硫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澳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澳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25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组化的手表上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炮台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