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靶位传控仪的治疗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3161.9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4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丽娜 |
主分类号: | A61N7/00 | 分类号: | A61N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05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位传控仪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靶位传控仪的治疗头。
背景技术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装置(靶位传控仪)是通过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与直流或脉冲电流的电泳作用叠加,促使药物粒子透过皮肤或粘膜,进入组织和血液循环,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超声电导透皮给药装置的治疗头是超声波的发生、发射以及与机体接触后形成电流回路,并通过导线与主机连接的装置。目前,现有超声电导透皮给药装置存在:治疗效果较差、与皮肤接触不够紧密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靶位传控仪的治疗头,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治疗效果较差、与皮肤接触不够紧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靶位传控仪的治疗头,该治疗头设有上壳体、下壳体、超声波换能器晶片、绝缘层、治疗电极,上壳体为凹形盖结构,下壳体为中间开孔的中空结构,上壳体与下壳体对接,在所述下壳体的中间开孔处依次设置超声波换能器晶片、绝缘层和治疗电极,绝缘层、治疗电极凸出于下壳体的外端面,治疗电极包覆于绝缘层的外端面和侧面。
所述的靶位传控仪的治疗头,治疗电极卡接于下壳体的内端面,上壳体通过其端面的卡槽与下壳体内端面的凸起配合连接,上壳体端面压住治疗电极与下壳体内端面的卡接处。
所述的靶位传控仪的治疗头,在上壳体的内表面设有固定爪,固定爪与超声波换能器晶片相对应;装配时,固定爪抵触于超声波换能器晶片。
所述的靶位传控仪的治疗头,上壳体的外表面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层、治疗电极凸出于下壳体的外端面,从而使治疗电极呈喇叭形的发散角度,发散角度不受限制,治疗效果更好。另外,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缩小治疗电极表面积。由于治疗电极表面积的减小,使治疗头与人体的接触面更小,防止因接触面过大时,接触不好;从而,在治疗头与人体接触部位之间有少量空气,空气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发生微运动,则不再传导超声波,而是产生热量,伤害人体。
2、本实用新型的治疗电极包覆于绝缘层的外端面和侧面,并且治疗电极卡接于下壳体的内端面,上壳体通过其端面的卡槽与下壳体上端面的凸起配合连接,上壳体端面压住治疗电极与下壳体内端面的卡接处,使治疗头结构紧凑、合理,经久耐用。
3、本实用新型在上壳体的内表面设有固定爪,固定爪与超声波换能器晶片相对应。装配时,固定爪抵触于超声波换能器晶片,可使治疗头进一步加固。
4、本实用新型上壳体外表面为弧形结构,增大了超声波作用的空间,治疗效果更好。另外,在治疗头通过上壳体上的绑带绑在身体上时,弧形结构的上壳体使皮肤受到均匀的压强,治疗头与皮肤接触紧密,增加晶片存在的空间,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超声波换能器晶片;4绝缘层;5治疗电极;6固定爪;7卡槽;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靶位传控仪的治疗头主要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超声波换能器晶片3、绝缘层(硅橡胶)4、治疗电极(钢片)5、固定爪6等,上壳体1为凹形盖结构,下壳体2为中间开孔的中空结构,上壳体1与下壳体2对接,在所述下壳体2的中间开孔处依次设置相互粘接的超声波换能器晶片3、绝缘层4和治疗电极5,绝缘层4、治疗电极5凸出于下壳体2的外端面,治疗电极5包覆于绝缘层4的外端面和侧面,并且治疗电极5卡接于下壳体2的内端面,上壳体1通过其端面的卡槽7与下壳体2内端面的凸起8配合连接,上壳体1端面压住治疗电极5与下壳体2内端面的卡接处,在上壳体1的内表面设有固定爪6,固定爪6与超声波换能器晶片3相对应。装配时,固定爪6抵触于超声波换能器晶片3。
本实用新型中,治疗电极5可以通过导线连至直流或脉冲电流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晶片3可以通过导线连至超声波发生器。
另外,如图2所示,与图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1的外表面可以为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丽娜,未经徐丽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31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