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3265.X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华宏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宏烨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164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升降机上吊笼的工作环境是比较恶劣的,超载现象也是时有发生,而为了防止超载所带来的危险,所以需要一些传感器来检测是否超载,传感器的灵敏度直接影响升降机的安全,目前在升降机中所使用的传感器都是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直接设置在挂住吊笼的销轴内,并同超载监控装置连接;而销轴即承受着吊笼的对它的剪力作用又承担着测重的作用,而压力传感器是需要在压力接触的情况下才开始工作的,而设置在销轴内的压力传感器长期处于压迫状态,这样以来就会出现传感器反应不灵敏的状态,这时就无法正常的检测出超载情况,而一旦长期超载,就会使得销轴强度减弱,甚至造成销轴的断裂,造成人员的伤亡,而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因此,怎样更加有效的检测是否超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现在的升降机中防坠安全器都是通过设置在防坠板上的齿轮同导轨架上的齿条啮合来保证工作状态,限制上升或下降的速度的,而齿轮与齿条啮合的轨迹是通过设置在齿轮上的叠簧来时刻进行调整的,这样的话就会即费时又不准确,影响施工过程和安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机,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升降机中检测超载的压力传感器长期使用会出现的检测失灵进而影响施工安全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升降机,包括驱动架和挂在驱动架下的吊笼;吊笼内装有防坠安全器,防坠安全器固定在限位的防坠板上,在防坠板上设置有齿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架的下方固定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吊笼的上沿形成可活动的距离,使得吊笼的上沿与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缩小到额定值时,距离传感器启动;距离传感器与吊笼内的超载监控装置连接。
在防坠板上还设置有背轮和限位块,背轮与齿轮并排设置,在背轮与齿轮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距离,该距离在使用时将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限位,使得齿轮工作时与齿条保持准确的啮合轨迹;限位块设置在背轮的上方和下方,限位块在使用时与齿条之间形成2mm的距离。
所述背轮分为内轮和橡胶外轮,橡胶外轮设置在内轮的外围。
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不再使用原始升降机中的压力传感器,而是使用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升降机驱动架的下方,并与超载监控装置连接,距离传感器与吊笼的上沿形成距离,因为吊笼与驱动架之间是设置有减震弹簧的,所以当吊笼超载时,吊笼会相对驱动架有一个向下的位移,而距离传感器又是固定在驱动架上的,所以吊笼的上沿与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就会逐渐缩小,当该距离小于距离传感器的额定的距离时,距离传感器就会启动,进而产生一个信号,传输至超载监控装置,并通过超载监控装置发出警告信号,该距离传感器设置在驱动架的下方,不会与升降机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所以,该距离传感器敏感度和耐久性都大大强于以往的检测形式,大大提高了升降机使用的安全性能;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的吊笼内配有防坠安全器,在防坠安全器所在的防坠板上还设置有齿轮和背轮,背轮与齿轮并排设置,在背轮与齿轮之间形成一个距离,该距离的作用是在使用时将导轨架上的齿条限位在其中,齿条与齿轮啮合,背轮在另一侧靠住齿条,因为在使用时,防坠安全器的齿轮啮合着齿条实现控制速度的工作过程,而本实用新型将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轨迹进行了限制,这样就会使得防坠安全器的工作在特定的轨迹进行,这样的设置也使得安装更加方便;而原始的防坠安全器是通过与齿轮连接的蝶簧来调整齿轮的位置,进而调整整个防坠安全器的位置,该方法即费时又不准确,而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中采用背轮和齿轮一起将齿条限位的形式就可以直接干脆的保证防坠安全器的工作轨迹,不用经常的调整,即简单又方便;而且,在背轮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在使用时与齿条之间形成约2mm的距离,这样一来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限位块不会影响齿条的工作,而当出现坠梯现象时,齿轮首先停止转动,吊笼由于惯性的作用下沉,同时带动防坠板发生偏移,此时,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防坠板也卡住吊笼,防止了吊笼、齿条的完好;与此同时,防坠板上的背轮就会被挤压变形,这时限位块就会顶住在齿条上,这样一来不仅控制住了吊笼,也保护了整个升降机,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中安装压力传感器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中安装压力传感器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在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宏烨,未经华宏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32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