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进深中小户型高层住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3364.8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95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奇;杨明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奇;杨明伦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015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深 中小 户型 高层住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小户型高层住宅的平面布置构造形式,属于创新建筑设计领域。
技术背景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在有限的建筑用地中建设更多高品质住宅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及大量原有城市旧居民区拆迁,使得对中小户型住宅的需求量剧增,而且人们对中小户型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设计中,用减小住宅进深而增大每户住宅面宽的方法可以提高住宅品质,但这样会使住宅建筑总量较大幅度减少,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用增大住宅进深方法可以节省建设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但由于中小户型住宅每户总建筑面积有限,则必然要减小每户的面宽,这样就会使房间很窄而不好使用,使住宅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大进深高层单元式住宅,由于电梯间及消防前室增大了公摊面积,因此更加大了中小户型住宅的设计难度。如何在住宅总体进深较大条件下,即能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建设出更高品质的中小户型住宅,特别是除了满足基本生活要求的卧室、厨房、卫生间以外,如何能建设出更宽敞明亮的客厅及提高生活品质的多功能空间,不但是国家政策的要求、是房地产开发商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更是许许多多购买住宅业主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名词概念说明
阳光室:指设在南朝向、设有宽窗使室内日照采光充足的多功能较小面积房间;
单元隔墙:指用于连接两个住宅单元的隔墙;
分户隔墙:指在同一个住宅单元内连接两户房间的隔墙;
楼梯间内横墙:指在一个住宅单元内连接楼梯间及住户室内房间且与单元隔墙相平行的隔墙;
楼梯间内纵墙:指在一个住宅单元内连接楼梯间及住户室内房间且与单元隔墙相垂直的隔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节省建设用地并提高中小户型住宅品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进深中小户型高层住宅。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特征是该住宅每户均为二室二厅一卫户型,每户住宅在由单元隔墙、楼梯间及电梯间内横隔墙、南侧外纵墙及北侧外纵墙围合之内的各功能房间分四段进深布置;邻靠单元隔墙并在南侧外纵墙及北侧外纵墙之间,由南向北依次布置的各功能房间为南卧室、客厅、卫生间及北卧室;北卧室与楼梯间内横墙之间并邻靠北侧外纵墙设厨房,在厨房南侧设餐厅;电梯间设在南卧室的侧面并与南卧室之间设有室内采光通道,南卧室在邻靠该通道的隔墙上设房间门;电梯间南墙的南部及两户南卧室之间的空间内布置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方式是设置阳光室、第二种方式是设置阳台或花台、第三种方式是只在电梯间连接南卧室的外纵墙上设外窗供室内客厅及通道采光通风用。
当户型内设置阳光室时,阳光室与南卧室房间门外采光通道之间分为设置采光通透的内门窗与不设内门窗两种形式。
在南卧室与客厅之间的内纵墙上设室内窗。
当单元隔墙设在整栋楼的端部成为外横墙时,客厅及卫生间朝向楼端部室外开窗。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一是在住宅楼总进深尺度较大情况下布置的该中小户型内,各功能房间尺度合理,不但使用效果良好,而且节省建设用地;二是中小户型中设置的阳光室可以做为室内花房、儿童游乐室、棋牌室、书房等多种用途使用,由于不影响其它各功能房间的使用面积并且保证起居室通风采光,实际上是在每户住宅中又增加了一个满浴阳光的多功能小房间,较大幅度提高了大进深中小户型高层住宅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大进深中小户型高层住宅方案1平面示意图;
图2是大进深中小户型高层住宅方案2平面示意图;
图3是大进深中小户型高层住宅方案3平面示意图;
图4是大进深中小户型高层住宅实施例1的标准层平面图;
图5是大进深中小户型高层住宅实施例2的标准层平面图;
在图1至图5中,1是南卧室、2是客厅、3是卫生间、4、北卧室、5是厨房、6是餐厅、7是公共楼梯间、8是消防前室、9是电梯间、10是单元隔墙、11是公共楼梯间内横墙、12是消防前室内横墙、13是电梯间横墙、14是电梯间南纵墙、15是南侧外纵墙、16是北侧外纵墙、17是分户隔墙、18是阳光室、19是管道井、20是采光通道、21是阳台或花台、22是阳台门或花台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奇;杨明伦,未经杨奇;杨明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3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制动操作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进气软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