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气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13625.6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2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 | 分类号: | B60R21/23;B60R21/26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7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气囊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距离较近的乘员提供较好保护的安全气囊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的安全气囊展开的初始阶段会在瞬间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并对乘员产生很高的冲击力。乘员如果在气囊的展开阶段接触气囊,很高的气囊冲击力会导致乘员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气囊结构,该安全气囊结构可降低对距离气囊较近的乘员伤害,同时保护正常坐姿的乘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一个气袋、气体发生器、支架,其特殊之处是:在气袋根部缝纫有导流片,在导流片两端缝纫有挡片,所述的气袋进气口位于由导流片和挡片围成的空间内。
上述的安全气囊结构,所述的挡片与导流片通过可撕裂缝纫线缝纫,挡片与气袋之间通过不可撕裂缝纫线缝纫在一起。
上述的安全气囊结构,所述的挡片与导流片通过不可撕裂缝纫线缝纫,且挡片与气袋之间有间隙。
上述的安全气囊结构,所述的导流片的横截面呈倒梯形或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导流片可控制气袋中间的展开速度,降低气囊展开过程中对乘员的瞬间冲击力,从而降低气囊在展开初始阶段对距离气囊较近乘员的伤害,并且对正常坐姿乘员提供有效保护;该装置不需要车辆结构的更改,与当前的安全气囊系统相兼容;仅使用当前点火回路即可实现高的保护性能;满足消费者对被动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轴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导流片与挡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导流片与挡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袋,2-导流片,3-挡片,4-气体发生器,5-支架,6-乘员,7-可撕裂缝纫线,8-不可撕裂缝纫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气袋1,在气袋1上设有气体发生器4和支架5,在气袋1根部通过缝纫线缝纫有导流片2,在导流片2两端缝纫有挡片3,挡片3与导流片2之间通过可撕裂缝纫线7缝纫,挡片3与气袋1之间通过不可撕裂缝纫线缝纫,所述的气袋1进气口位于由导流片2和挡片3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的导流片2的横截面呈倒梯形,也可为长方形(如图5所示)。
在气囊展开初始过程中,气流遇到导流片2后,直接打到导流片2的上边,然后气流反弹,流向两侧,向两侧充气,此时,气流打到挡片3上,气流冲破导流片2和挡片3的缝纫线流到气袋内部。通过导流片2和挡片3改变了气流的充气方向,使气流先向两侧充气,使气袋1中间位置展开速度相对四周慢,缓解对乘员6的直接冲击。当气流充出导流片2后,逐渐向中间充气,使气袋完全充满。
实施例2:
如图1~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气袋1、气体发生器4和支架5,在气袋1根部通过缝纫线缝纫有导流片2,所述的导流片2的横截面呈长方形,也可为倒梯形(如图4所示),在导流片2两端通过不可撕裂缝纫线8缝纫有挡片3,所述的气袋1进气口位于由导流片2和挡片3围成的空间内。挡片3与气袋1之间不缝纫,使其间形成间隙。
充气时,通过挡片3没有被缝纫的一端与气袋1之间的间隙向气袋1充气。在气囊展开初始过程中,导流片2、挡片3改变了气流的充气方向,气流先通过导流片2和挡片3没有缝纫的间隙处向两侧充气,使气袋1中间位置展开速度相对四周慢,缓解对乘员6的直接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3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