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向力平衡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13696.6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33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萧建邦;徐德富;林伟光;任福森;张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F04D29/66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路云峰 |
地址: | 118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平衡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离心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或是由外磁转子与内磁转子配合通过磁力带动内磁转子转动,内磁转子带动泵轴转动的磁力泵,在泵腔内由于叶轮左右两侧承受的压力不同,所以叶轮作用于泵轴上的轴向压力较大,泵轴的轴向力平衡不好,泵轴承受轴向力大,特别是在开机时,还会产生压力冲击,容易造成泵轴滑动轴承和止推盘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泵轴轴向力平衡好,使用安全可靠的轴向力平衡离心泵及磁力泵。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泵体1、泵盖11、泵轴12、叶轮13,其特征在于:在泵盖11前侧设有与叶轮13配合的支承盘4,在叶轮13后侧设有外口环41和内口环48,在支承盘4上的止口凹槽40内环面42上固定连接设有摩擦环43与叶轮13外口环41的外环面滑动配合,在叶轮13外口环41的外环面或摩擦环43内环面上开设有径向通孔槽a’,或者是支承盘4上的摩擦环43与叶轮13外口环41外环面径向间隙a配合,叶轮13后侧的内口环48前端面48’与支承盘4上的竖端面轴向间隙c配合,使叶轮13后侧的内、外口环48、41内腔形成压力平衡腔D,泵工作时,叶轮13左侧的压力较大,叶轮13向右侧产生移动,使叶轮13的内口环48的前端面48’与支承盘4上的竖端面轴向间隙c变小,使压力平衡腔D减小与泵腔低压区的连通,压力平衡腔D通过叶轮13外口环41外环面的径向通孔槽a’(或径向间隙a)与泵腔高压区相通,使压力平衡腔D内压力升高,对叶轮13实施向左侧的压力作用,使叶轮13左右侧受到的压力趋于平衡,从而减小叶轮13对泵轴12产生的轴向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叶轮13后侧与泵盖上的支承盘4间设置形成的压力平衡腔D自动平衡叶轮13对泵轴12的轴向作用力,使泵轴12承受最小的轴向作用力,使泵轴的轴承装置,特别是止推盘承受轴向力达到最小,使泵轴转动更加平衡,性能提高,使用安全,适应能力强,更适用高压工况使用,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即磁力传动离心泵。
图3是图1、2的压力平衡腔D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泵体1、泵盖11、泵轴12、叶轮13,在泵盖11前侧设有与叶轮13配合的支承盘14,支承盘4与泵盖11是固定连接,或是一体连接,在叶轮13后侧设有外口环41和内口环48,在支承盘4上的止口凹槽40内环面42上固定连接设有摩擦环43与叶轮13外口环41的外环面滑动配合,在叶轮13外口环41的外环面或摩擦环43内环面上开设有径向通孔槽a’,或者是支承盘4上的摩擦环43与叶轮13外口环41外环面径向间隙a配合,附图实施例所示,在支承盘4上的止口凹槽40上固定连接设有间盘45,间盘45的下部竖端面47与叶轮13内口环48的前端面48’轴向间隙c配合,使叶轮13后侧内、外口环48、41内腔形成压力平衡腔D,间盘45的设置有利于对支承盘4加工,方便调整与叶轮13的配合间隙,在叶轮内口环48的下部叶轮13后壁上开设有介质流通孔13’,泵工作时,当叶轮13左侧的压力大时,叶轮13向右侧产生移动,使间盘45的下部竖端面47与叶轮13内口环48前端面48’的配合轴向间隙c变小或封闭,使压力平衡腔D减小或封闭通过流通孔13’与泵腔低压区的连通,压力平衡腔D通过摩擦环43与叶轮13外口环41外环面上的径向通孔槽a’(或径向间隙a)与泵腔高压区相通,使压力平衡腔D内压力升高,对叶轮13实施向左侧的压力作用,使叶轮13左右侧受到的压力趋于平衡,从而减小叶轮13对泵轴12产生的轴向作用力。
在叶轮内口环48的下部叶轮13后壁上是否开设有介质流通孔13’视具体叶轮内口环48部结构而定,当叶轮内口环48的下部腔A结构上已与泵腔低压区相通时,侧不需要在叶轮内口环48的下部叶轮13后壁上专门开设介质流通孔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3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转炉漩流井抽水泵冷却装置
- 下一篇:水泵自动控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