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消声离心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4453.4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3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范崇绵;陈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鹭岛通风净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7/08 | 分类号: | F04D17/08;F04D29/66;F04D29/28;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110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消声 离心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离心风机,特别是一种节能消声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提供的离心风机,经过使用实践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1、其结构设计不能形成对电机轴端的降温效果,直接影响风机使用寿命。同时,电机运行的振动及叶轮平衡偏差产生的振动,引起较大的共振辐射噪声。2、现有的离心风机消声措施是在风机机壳外加消声层或改变进气结构,因而,消声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消声离心风机,实现电机轴端风冷降温,提高风机使用寿命。显著降低风机运转产生共振辐射噪声,消声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带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机箱、离心叶轮、蜗舌、电机,其特征是:离心叶轮的后盘设置有通风前弯叶片;电机通过电机托架和托盘组件连接在机箱上,电机与电机托架的连接处、托盘组件与机箱的连接处均设置弹性垫层;电机托架8设有进风通道;机箱壁内侧设置消声穿孔板和消声材料层,出风口设置在与离心叶轮径向排风相垂直的轴向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在离心风机叶轮后盘设有通风前弯叶片,形成给电机轴端风冷降温的气体流动系统,提高了风机使用寿命。2、电机与电机托架、托盘组件与机箱的连接处均设置弹性垫层,显著降低由于电机振动与叶轮平衡偏差产生振动而引起共振辐射噪声。3、机箱壁内侧设置消声结构及排风道的直角消声结构,既满足使用性能又显著有效的降低了噪声。4、现市场离心风机直联风机最大机号为NO.5,本实用新型能将结构风机扩到NO.12.5,机械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II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电机托架的正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图6是图1的A-A剖视图(离心叶轮与蜗舌的装配位置示意)。
图7是后盘上设置通风前弯叶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机箱壁的外壳3为镀锌板,机箱壁内表面层4为消声穿孔板,在内表面层4内侧为无纺布5。在外壳3和内表面层4之间设置消声材料层6,消声材料层6选用超细玻璃棉。机箱的前端设置前盖1,前盖1采用消声结构同机箱壁的消声结构:即镀锌板的外壳、消声穿孔板的内表面层,两者间设置消声材料层。机箱的前端设置进风口,进风口内组装离心叶轮12,离心叶轮12的后盘2设置有通风前弯叶片11,离心叶轮12组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电机9联接在电机托架8上,电机9与电机托架8的连接处设置弹性垫层14,电机托架8有进风通道,(见图1中的指示箭头)。电机托架8连接在托盘组件7上,托盘组件7采用薄钢板制作,薄钢板的前侧设置无纺布、超细玻璃棉组成的消声材料层和消声穿孔板。托盘组件7与机箱壁连接处设置弹性垫层15。在离心叶轮12的下侧设置有蜗舌13,蜗舌13与离心叶轮12接近的一端设置气流导向弧形段R(见图6),使通过的气流更顺畅。机箱的后端设置防雨罩10和出风口,出风口设置在与离心叶轮径向排风相垂直的轴向方向上。当气体沿进气口轴向进入,通过离心叶轮径向出风直接射向机箱内壁的消声层。再沿轴向消声的出风通道经出风口出风。能有效降低风机噪声。
托盘组件7消声层厚度H1与电机托架8的厚度H2的比值:H1/H2为4.3~4.8。它既能满足电机托架8的进气,又能确定托盘组件7最佳消声层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鹭岛通风净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鹭岛通风净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4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顶全反射式二次聚光及匀光集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放射性安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