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低温储粮自动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4498.1 | 申请日: | 200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3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允良;王延龙;殷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允良 |
主分类号: | A01F25/22 | 分类号: | A01F25/2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1183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低温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储粮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低温储粮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高营养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粮食的绿色、环保储藏已被列为仓储工作的重要课题,是世界粮食储藏的发展方向。
低温储粮是现代粮食储藏行业“低消耗、低成本、低污染,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的可靠保证。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使粮食储藏行业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提高储粮品质,降低储粮成本,保证储粮安全和保鲜程度,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行业在国际粮食市场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全国人民能吃上绿色、新鲜食品。
为了保证粮堆无虫,如果常温储粮,每年需要对储存的粮食进行药物防治,不计资金的消耗,药物残渣的处理,给社会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由于用于对粮食进行防治的化学药品品种匮乏,害虫对现有的药剂逐渐产生抗药性,反复熏蒸和滥用药物也逐渐给社会带来危害。粮食常规储藏时,生虫霉变时有发生,常温下储粮随时间的延长和气温的升高,粮食的陈化速度加快,其营养品质损失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行业在收购及储备过程中经常遇到如下问题:粮食收购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保证安全水份指标的控制,若按安全水分收购,很难找到足够的粮源。为完成收购任务,需要放宽粮食收购水分指标。新收购的较高水分的粮食需要经晾晒或烘干处理,达到安全水分后,才可入仓安全储存。晾晒或烘干过程产生的费用、损耗和对粮食保鲜程度的影响与使用该系统的就仓干燥功能去处理粮食中的较高水分的方法相比较,都有较大程度差距。而且低温储粮可以适当放宽粮食的水分指标,以保证粮食的新鲜程度;在15℃以下环境储存的粮食,避免了储粮害虫的生长繁育,省略了对粮食的化学药品防治。目前,可满足前述要求的储粮系统尚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粮食仓储系统存在的上述诸多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绿色仓储”的智能低温储粮自动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智能低温储粮自控系统具有多个立体通风管,竖直设于粮仓内部储藏空间,立体通风支管分为多组鼓风和吸风互换使用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其中第一支管分别通过第一歧管、第一总管与循环风机的出风口相连;第二支管分别通过第二歧管、第二总管与循环风机的进风口相连;第一总管与第二总管之间设有通过风阀对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进行风向换向控制的第一、二联通管,上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歧管、第二歧管、第一总管以及第二总管上均设有与控制装置相连的电动风阀。
所述多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在储藏空间内以列为单位单列相间布置,形成由单列独立控制的多组通风管构成的立体通风管网;所述第一总管上并联设有制冷蒸发器及加湿器;所述粮仓内部储藏粮食的上面设有密闭的保温密封层,其为在保温密闭塑料薄膜的中间装有保温材料,塑料保温密封膜紧密粘贴在粮仓的内墙壁上;保温密封层上设有扦样孔以及局部粮情处理风管备用插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保证储粮质量,节约资金和能源。本实用新型通过粮仓内部通风管路的排布,在控制装置的操控下使粮仓内部立体换向通风,利用自然条件对粮堆的温度、湿度等实施科学控制,可节省晾晒费、保管费,减少粮食保管损耗;在储藏到期出库时,粮食保鲜程度高,品质损失小。
2.实现了“绿色仓储”。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低温储粮,极大地抑制了储粮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育,冷空气在膜下循环,粮食与外界隔绝,避免了储粮害虫的交叉感染,粮食不与熏蒸药剂接触,达到了绿色仓储的目的。
3.保证防治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本实用新型因实现了“绿色仓储”,避免了熏蒸时密闭仓房所需要的材料物资费用如防毒面具及用品费用。更重要的是避免防治人员与有毒的熏蒸药剂的接触,保证了防治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4.减少劳动强度,操作简单。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粮仓无需对粮食实施凉晒、施药等大量的工作,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强度及费用,控制装置部分经简单的培训后,一般人员即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向通风时通风管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向通风时通风管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房式仓中立体通风支管排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控制方法中换向控制循环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控制方法中列循环检测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允良,未经王允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4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立柱无土栽培装置
- 下一篇:带传动式压草割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