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康复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4539.7 | 申请日: | 200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01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邹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积成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杜树华 |
地址: | 116021辽宁省大连市沙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人体脚部固定设施,用于骨折患者的局部固定。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对于骨折患者的处理固定方式,主要是通过在患处打石膏的方式来完成固定,以此来帮助患者的恢复。
此种方法对于伤势较重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但根据伤势的不同和不同类型的患者,都依赖同一种方式就显得大打折扣了;在传统的石膏固定方式,使得在疗程期间,医生查看病情变成了十分麻烦的事情,必须要打碎原有石膏才能看清楚病情,这种情况下极大的为病人和医生带来不便;
另外现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广泛,有的患者需要进行将药外敷才能进行具体的治疗,这样的患者显然不适合用传统的石膏来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新的医疗器件,解决上述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康复靴,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漏出脚趾的鞋帮面,鞋底面,后跟体,固定端和扣带,所述鞋底面末端固定有后跟体;所述固定端粘接于鞋帮面上、鞋底面侧部及后跟体外侧,使用时,将脚部放于鞋底面上,将鞋帮面盖在脚面,将鞋帮面上的固定端与鞋底面侧部的固定端对齐后,通过扣带逐一穿过固定端完成脚掌部分的固定;将后跟体外侧的固定端与鞋帮面上的固定端对齐后,利用扣带逐一穿过固定端完成脚部整体固定。
所述的鞋帮面、鞋底面及后跟体表面开有均匀的孔洞,并且鞋帮面、鞋底面及后跟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采用麻面结构设计。
所述的扣带可为扎带、鞋带也可为魔术贴。
所述的鞋帮面、鞋底面及后跟体采用高韧性软质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合式结构设计,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患者使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开有孔洞设计,增加了透气性,可以方便外敷药物的使用,更加方便了医生在中药制剂上的选择;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麻面设计,可在固定后施加绷带等措施,防滑效果显著;
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和拆卸方便,制作简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附图4幅:
图1为鞋帮面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鞋底面与后跟体连接后的侧视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图4的仰视图;
图中:1、鞋帮面,2、鞋底面,3、后跟体,4、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康复靴,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漏出脚趾的鞋帮面1,鞋底面2,后跟体3,固定端4和扣带,所述鞋底面2末端固定有后跟体3;所述固定端4粘接于鞋帮面1上、鞋底面2侧部及后跟体3外侧,使用时,将脚部放于鞋底面2上,将鞋帮面1盖在脚面,将鞋帮面1上的固定端4与鞋底面2侧部的固定端4对齐后,通过扣带逐一穿过固定端4完成脚掌部分的固定;将后跟体3外侧的固定端4与鞋帮面1上的固定端4对齐后,利用扣带逐一穿过固定端4完成脚部整体固定。
所述的鞋帮面1、鞋底面2及后跟体3表面开有均匀的孔洞,并且鞋帮面1、鞋底面2及后跟体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采用麻面结构设计。
所述的扣带可为扎带、鞋带也可为魔术贴。
所述的鞋帮面1、鞋底面2及后跟体3采用高韧性软质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积成,未经邹积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4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