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测角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4927.5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40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颜万军;姜德全;孙亚兰;李兴国;凌秉宴;高飞;韩彦苓;沈晓艳;何平;田原;孙振伟;刘文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44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用测角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测量建筑物墙体之间夹角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测角仪。
背景技术:
目前,按照建筑标准来说,对于建筑物墙体之间的夹角要求很严格,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建筑物墙体之间的夹角应该在90度,也就是建筑领域里俗称的“归方”,而在以往的检验建筑物墙体之间是否归方的工具里,都使用单一的直角工具放在墙角进行测量,但该工具形式简陋,只能大致的测量出墙角是否归方,但具体差值是多少根本无从知晓,也就是说不能准确的测量出墙体之间的夹角是多少,更无法得知同标准之间相差多少。而当如果需要建造一些具有一定角度的墙体的时候,则更无法测量出墙体的角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测角仪,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测角工具形式单一,无法准确的测量出墙体之间角度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建筑用测角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角仪包括角度标尺和两扇可以以轴为轴旋转的靠板;所述角度标尺为相互交错设置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设置在两块靠板上;所述角度标尺的两部分为可以随着靠板的旋转而相互交错的滑动的构造。
在轴上还设置有扶手。
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测角仪,所述测角仪包括角度标尺和两扇可以以轴为轴旋转的靠板;所述角度标尺为相互交错设置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设置在两块靠板上;所述角度标尺的两部分为可以随着靠板的旋转而相互交错的滑动的构造。该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靠板靠在墙壁上逐渐的调整,这时,设置在两块靠板上的角度标尺的两部分就会相互交错的移动,当两块靠板刚好靠在墙壁上的时候,通过角度标尺上的数值就可以得出墙壁夹角之间的距离,角度标尺为两块弧形的标尺,标尺的两块上的刻度,均是从零刻度起记,这样当靠板的角度变化的时候,根据两块角度标尺上的数值及交错点所示的数值即可以得出两面墙体之间的角度。在轴上还设置有扶手,以方便使用。
所述靠板可以采用钢的材质或硬质塑料;这样的材质硬度高,尤其是硬质塑料,不仅硬度高,且质量更轻,更加方便携带。
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方便携带,可以直观的测量出墙体之间的夹角;更加可以直观的测量出墙体的夹角是否归方,如果不归方,相差多少,这些都可以很方便直观的测量出来;所以该建筑用测角仪比较利于应用在建筑里的测量墙体角度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测角仪,所述测角仪包括角度标尺3和两扇可以以轴2为轴旋转的靠板1;两块靠板1为类似于合叶似的结构;
所述角度标尺3为相互交错设置的两部分,两部分均为弧形并分别设置在两块靠板1上;所述角度标尺3的两部分可以随着靠板1的旋转而相互交错的滑动,这样就会根据靠板1角度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角度值。
该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靠板1靠在墙壁上逐渐的调整,这时,设置在两块靠板1上的角度标尺3的两部分就会相互交错的移动,当两块靠板1刚好靠在墙壁上的时候,通过角度标尺3上的数值就可以得出墙壁夹角之间的角度,角度标尺3为两部分弧形的标尺,标尺的两部分上的刻度,均是从零刻度起记,这样当靠板1的角度变化的时候,根据两块角度标尺3上的数值相加即可以得出两面墙体之间的角度。在轴上还设置有扶手4,以方便测角过程的使用。
所述靠板1可以采用钢的材质或硬质塑料;这样的材质硬度高,尤其是硬质塑料,不仅硬度高,且质量更轻,更加方便携带。
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方便携带,可以直观的测量出墙体之间的夹角;更加可以直观的测量出墙体的夹角是否归方,如果不归方,相差多少,这些都可以很方便直观的测量出来;所以该建筑用测角仪比较利于应用在建筑里的测量墙体角度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4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