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6154.4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希刚;李铁军;王润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希刚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郑贤明 |
地址: | 11014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混凝土 摊铺机可编 程序 控制器 电气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其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及其行驶性能对沥青混凝土摊铺路面的平整度、初始密实度、离析程度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自动控制系统均采用的是以单片机数字控制器为主的自动控制方式,其对工作环境适应性较差,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苛刻的工作环境及高温、振动等都对其产生较大影响,影响其控制精度;单片机数字控制器为主的自动控制方式接口性能较差,不能直接驱动电磁阀及电磁继电器等电器元件,只能通过放大电路来实现,因此使电控系统外围驱动电路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它具有较高的抗振及耐高温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接口性能,能够精确控制摊铺机行走速度。
一种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左右转向控制输出模块系统、左右刮板控制输出模块系统和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通过数据总线通讯分别互相连接;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的输出端与行走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左右转向控制输出模块系统的输出端与右转向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和左转向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左右刮板控制输出模块系统的输出端与右刮板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和左刮板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的电源输入端、左右转向控制输出模块系统的电源输入端、左右刮板控制输出模块系统的电源输入端、行走控制系统的电源输入端、右转向控制系统的电源输入端、左转向控制系统的电源输入端、右刮板控制系统的电源输入端和左刮板控制系统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摊铺机的工作环境较差,因此高可靠性是解决摊铺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专为工作现场环境设计的,因此可编程序控制器完全可以应用到摊铺机的数字控制系统当中,而且具有较高的抗振及耐高温等优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接口性能,它不但可以通过模数与数模转换器处理模拟量输入及模拟量输出信号,还可以通过开关量信号直接驱动电磁阀及电磁继电器等,对于全液压系统来说,可以简化大量的外围驱动电路,使电控系统变得更加简单;保持摊铺机行走速度的恒定是摊铺机行驶控制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自带PID控制模板,通过软件实现对摊铺机行驶速度闭环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从而保证了摊铺机恒速运转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左右转向控制输出模块系统9、左右刮板控制输出模块系统10和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8通过数据总线通讯分别互相连接;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8的输出端与行走控制系统2的输入端相连接;左右转向控制输出模块系统9的输出端与右转向控制系统3的输入端和左转向控制系统4的输入端连接;左右刮板控制输出模块系统10的输出端与右刮板控制系统5的输入端和左刮板控制系统6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控制系统1的输出端分别与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电源输入端、左右转向控制输出模块系统9的电源输入端和左右刮板控制输出模块系统10的电源输入端、行走控制系统2的电源输入端、右转向控制系统3的电源输入端、左转向控制系统4的电源输入端、右刮板控制系统5的电源输入端、左刮板控制系统6的电源输入端和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8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0.0端子与振动档开关K1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0.1端子与摊铺行走档开关的摊铺档位K2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0.2端子与摊铺行走档开关的行走档位K3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0.3端子与前进后退档开关的前进档位K4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0.4端子与前进后退档开关的后退档位K5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0.5端子与发动机联动控制开关K6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0.6端子与发动机高低速开关的高速位K7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0.7端子与发动机高低速开关的低速位K8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1.0端子与左刮板自动手动开关的自动位K9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1.1端子与左刮板自动手动开关的手动位K10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1.2端子与右刮板自动手动开关的自动位K11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1.3端子与右刮板自动手动开关的手动位K12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1.4端子与左转向行程开关K13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1.5端子与右转向行程开关K14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1.6端子与制动行程开关K15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1.7端子与左搅拢供给行程开关K16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2.0端子与右搅拢供给行程开关K17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2.1端子与工作主开关的自动位K18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2.2端子与工作主开关的手动位K19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I2.3端子与紧急开关K20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0.0端子与控制高速运行的继电器KA1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0.1端子与控制后退报警的继电器KA2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0.2端子与摊铺机紧急制动继电器KA3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0.3端子与控制摊铺机直线行走的继电器KA4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0.4端子与控制右转向的继电器KA5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0.5端子与控制左转向的继电器KA6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0.6端子与控制摊铺机熨平板振动的继电器KA7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0.7端子与控制停车制动的继电器KA8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1.0端子与控制整机工作的继电器KA9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1.1端子与控制发动机启动的继电器KA10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1.2端子与控制发动机高速的继电器KA11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1.3端子与控制发动机低速的继电器KA12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1.4端子与控制前进的继电器KA13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1.5端子与控制后退的继电器KA14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1.6端子与控制制动的继电器KA15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Q1.7端子与主开关工作控制的继电器KA16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的M端子和L+端子与电源控制系统1连接;可编程序控制主模块系统7通过数据线与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8连接,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8的M端子和L+端子与电源控制系统1连接,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8的A+端子和A-端子与行走电位计R1连接,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8的B+端子和B-端子与转向电位计R2连接,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8的C+端子和C-端子与左刮板电位计R3连接,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8的D+端子和D-端子与右刮板电位计R4连接;行走电位计R1、转向电位计R2、左刮板电位计R3和右刮板电位计R4并联后与行走控制系统2的10V端子、右转向控制系统3的10V端子、左转向控制系统4的10V端子、右刮板控制系统5的10V端子和左刮板控制系统6的10V端子连接;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8的M0端子和V0端子与行走控制系统2的VI端子和GD端子连接;转向、刮板、行走控制输入模块及行走输出模块系统8通过数据线与左右转向控制输出模块系统9连接;左右转向控制输出模块系统9的M0端子和V0端子与右转向控制系统3的VI端子和GD端子连接,左右转向控制输出模块系统9的L+端子和N端子与电源控制系统1连接,左右转向控制输出模块系统9的M1端子和V1端子与左转向控制系统4的VI端子和GD端子连接,左右转向控制输出模块系统9通过数据线与左右刮板控制输出模块系统10连接;左右刮板控制输出模块系统10的L+端子和N端子与电源控制系统1连接,左右刮板控制输出模块系统10的M0端子和V0端子与右刮板控制系统5的VI端子和GD端子连接,左右刮板控制输出模块系统10的M1端子和V1端子与左刮板控制系统6的VI端子和GD端子连接;行走控制系统2的24V端子和0V端子与电源控制系统1连接,行走控制系统2的P+端子和P-端子与行走比例电磁阀SV1连接;右转向控制系统3的24V端子和0V端子与电源控制系统1连接,右转向控制系统3的P+端子和P-端子与右转向比例电磁阀SV2连接;左转向控制系统4的24V端子和0V端子与电源控制系统1连接,左转向控制系统4的P+端子和P-端子与左转向比例电磁阀SV3连接;右刮板控制系统5的24V端子和0V端子与电源控制系统1连接,右刮板控制系统5的P+端子和P-端子与右转向比例电磁阀SV4连接;左刮板控制系统6的24V端子和0V端子与电源控制系统1连接,左刮板控制系统6的P+端子和P-端子与右转向比例电磁阀SV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希刚,未经孙希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6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监测智能温控仓房
- 下一篇:平面直角验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