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背压转向泵配流盘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7173.9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6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强;武小卫;罗强国;屈英贤;张长江;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B62D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高杰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背压 转向 泵配流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油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背压转向油泵配流盘。
背景技术
目前,转向油泵还是汽车转向系统主要动力源,给转向机提供安全、可靠的高压油。随着汽车载重越来越大,轮胎所需转矩越来越高,要求转向油泵压力也越来越高。在高压力下,转向油泵配流盘承受很高压力,而转向油泵配流盘不论压力大小,结构都一样,就是只有一个配流盘输出压力油,另一个配流盘只起到与定子、转子、叶片形成密封容积,高压力油冲击到配流盘上,没有外卸通道,这样,高压力转向油泵配流盘等零件承受很高背压,转向油泵故障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原转向泵结构进行改进,从而降低内部零件磨损,提高转向油泵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减背压转向泵配流盘,定子II、出油配流盘III和转子由后配流盘I封装在转向泵的泵体内,后配流盘I设有缓冲槽1,出油配流盘III设有高压油缓冲槽3,缓冲槽1和缓冲槽3是在原扇形缓冲槽两端沿配流盘半径方向增加两段圆形凸起,圆形凸起的半径与原扇形缓冲槽的宽度相同,在正对缓冲槽1和高压油缓冲槽3的两个圆形凸起处的定子II侧壁上设过油孔2,过油孔2的直径与原扇形缓冲槽等宽。
当转向泵旋转的时候,转子、定子、叶片由于容积变化产生的高压油一部分由出油配流盘III排到转向泵出油口,另一部分高压油排到后配流盘I的缓冲槽1中,高压油沿箭头方向流向缓冲槽1中,在正对缓冲槽1的两个圆形凸起处的定子II侧壁上开设过油孔2,从而使后配流盘I的高压油被引入到出油配流盘III高压油缓冲槽3再排到转向油泵出油口。这样,不但增加了转向泵的排出油量,也减小了高压油对后配流盘I的冲击压力,从而减小出油配流盘III和后配流盘I高压油压力,因而减小配流盘背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转向泵内部压力降低,转向泵壳体或后配流盘能承受更高转向泵输出压力,提高转向泵额定压力,降低内部零件磨损,提高转向油泵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配流盘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出油配流盘A-A剖视图。
图5是后配流盘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中:I、后配流盘,II、定子,III、出油配流盘,1、缓冲槽,2、过油孔,3、高压油缓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但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4所示,减背压转向泵配流盘,其定子II、出油配流盘III和转子由后配流盘I封装在泵体内。如图1所示,后配流盘I设有缓冲槽1,如图3所示,出油配流盘III设有高压油缓冲槽3,缓冲槽1和缓冲槽3是在原扇形缓冲槽两端沿配流盘半径方向增加两段圆形凸起,圆形凸起的半径与原扇形缓冲槽的宽度相同,见图1和图3;在正对缓冲槽1和高压油缓冲槽3的两个圆形凸起处的定子II侧壁上设过油孔2,过油孔2的直径与原扇形缓冲槽等宽,见图2。
当转向泵旋转的时候,转子、定子、叶片由于容积变化产生的高压油一部分由出油配流盘III排到转向泵出油口,另一部分高压油排到后配流盘I的缓冲槽1中,高压油沿图1箭头方向流向缓冲槽1中,在正对缓冲槽1的两个圆形凸起处的定子II侧壁上开设过油孔2。从而使后配流盘I的高压油被引入到出油配流盘III高压油缓冲槽3再排到转向油泵出油口。这样,不但增加了转向泵的排出油量,也减小了高压油对后配流盘I的冲击压力,从而减小出油配流盘III和后配流盘I高压油压力,因而减小配流盘背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71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式大地水准面高差测量仪
- 下一篇:副水箱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