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玻璃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17651.6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98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卢恩光;刘玉印;刘建华;刘玉存;卢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恩光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23/04;A45F3/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2312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玻璃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中的水杯,尤其是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保温玻璃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本申请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的200710113670.4号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茶水分离功能的茶杯技术方案,方案中的杯体是由带隔热腔的玻璃筒状上杯体和下杯体由可拆装纵剖面为H形的连接套连接组成,在连接套上有泄水孔,该泄水孔上方有滤网,在连接套内有放水开关。这一结构,可以有效地将沏茶和茶水的饮用,由两个杯体分离开来完成,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饮茶用具,但是,这种茶杯只适合于饮茶用,对于其它饮品,特别是两种不同的饮品来说就显得不太适合,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保温玻璃杯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的是一个带有隔热腔的保温杯体,在杯体内腔有分隔板将杯体内腔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上杯室和下杯室,杯体两端有上杯口和下杯口,两杯口上有旋盖,这样在一个杯体上有两个杯室,就可以分别盛装两种不同的饮品,在使用和携带上极为方便。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包括有圆柱筒形带有隔热腔的玻璃杯体,在杯体上有用于与旋盖连接的杯口,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的杯口是在杯体两端各有一个上杯口和下杯口,上杯口和下杯口分别与两个旋盖连接;在杯体的内腔有一个分隔板将杯体内腔分隔成上杯室和下杯室。本方案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的分隔板是与杯体内壁成一体的玻璃板。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所述的杯口是在杯体两端各有一个上杯口和下杯口,并分别与两个旋盖连接。在杯体的内腔有一个玻璃的分隔板将杯体内腔分隔成上杯室和下杯室。这一结构,是在一个杯体上有两个隔离的杯室,也就是说,是有一个共用的保温杯体和一个共用杯底的两个连体口杯,因此,在一个杯体内就可以分别盛装两种不同的饮品,即便于携带,也便于饮用,极为方便。另外,还可以在一个杯室内加装热水,另一杯室内加装需要加热的酒水,来为酒水加热,所以完全可以取代温酒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旋盖,2为杯体,3为上杯口,4为上杯室,5为隔热腔,6为分隔板,7为下杯室,8为下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保温玻璃杯,有一个圆柱筒形带有隔热腔5的保温玻璃杯体2,在杯体2上有用于与旋盖1连接的杯口,本方案所述的杯口是在杯体2两端各有一个上杯口3和下杯口8,上杯口3和下杯口8分别与两个旋盖1连接。在杯体2的内腔有一个分隔板6将杯体2内腔分隔成上杯室4和下杯室7,而所述的分隔板6是与杯体2内腔成一体的玻璃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恩光,未经卢恩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7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