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输液器即时给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7807.0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90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田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素霞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输液 即时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介质输入体内的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一次性输液器即时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临床上通常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给病人输液,其虽具有方便可行的优点,但在病人输液过程中另需加药时,实践中仍存有许多缺点。一是常反复穿刺瓶塞给药,二是直接从三通处给药。上述方法给药时空气都未经过滤,易造成空气与微粒进入,会给病人带来不安或疑虑,而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病人的身体康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渴望一种一次性输液器即时给药装置的面市,以涉足人们的治疗及身体健康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输液器即时给药装置,它既避免药液的空气或微粒进入人体,又不被瓶内液体稀释,直接给药与病人肌体,既提高了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还增加了普通病人的安全感,以利于病人的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属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结构的特点是在壳体2的下部设有过滤网3;其上设有球阀6;在过滤网3的上部一侧设有给药4;其外端部设有无菌密封帽5;其内端部与壳体2内腔相连通。
其结构的特点是球阀6的设置为浮球,其表面与输液器管口相配合,其给药管4的外端部采用无菌帽5封口,其端口处与任何型号针管乳头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临床中使用该产品进行输液,不仅避免了微粒及未过滤的气体污染无菌药液的状况,又提高了抢救危机病人的成功率,还增加了普通病人的安全感。该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病人欢迎,市场潜力大,易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次性输液器即时给药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A-A剖视图(放大图)。
图中:1-输液管口,2-壳体,3-过滤网,4-给药管,5-无菌密封帽,6-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次性输液器即时给药装置的细节及工作过程。
在图1中,该装置的壳体2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输液管口1,在壳体2的下部设有过滤网3,其上设有球阀6,在过滤网3上部一侧设有给药管4,其外端部设有无菌密封帽5,其内端部与壳体2内腔相连通,球阀6的设置为浮球,其表面与输液管口相配合,由于推药时的冲力,即往上走堵住输液管口,以免上溢。由于上方输液瓶的液体也有压力,药液也不会进入输液瓶内,为防不测,特设计了球阀6的圆珠堵住上输液管口。从给药管4给药的液体通过过滤网3流入其下部的输液管,顺着输液管滴入肌体。给药完后,立即把无菌密封帽戴牢即可。如不需要时无菌密封帽处于封闭状态,见图1所示状态。其该给药装置的壳体2及球阀6的外形均呈圆柱形,见图2所示。
其工作过程如下,当输液时,先将该装置上下部的输液管口串连接输液器中,当需要加药时,把给药管4上外端5的无菌帽取下,让针管乳头衔接在给药管内,当给药时由于药液的冲击力,壳体2内的球阀6既往上走,堵住上方的输液管口,以防药液上溢,已给药的液体通过过滤网流入肌体。给药完后,把无菌密封帽戴在其给药管4的外端口5上,即可完成一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素霞,未经田素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7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