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级螺纹钢轧制线改造装置所用的夹送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8189.1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80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辛向东 |
地址: | 256209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级 螺纹钢 轧制 改造 装置 所用 夹送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级螺纹钢轧制线改造装置所用的夹送辊。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名称为:二级螺纹钢轧制线改造装置,申请号为:2008201723794的中国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是由二级螺纹钢轧制设备改为三级螺纹钢轧制设备,采用穿水轧制HRB400螺纹钢,由于18号轧机与3号飞剪间无辊道带动,而距离又长,距离为22.6米,经3#飞剪剪断后,尾段倍尺有20多米没有推动力,再加上穿水管中的水压阻力,致使尾段倍尺前行速度下降,最终很难上到冷床上去,即便上了冷床,由于前行速度减慢,后一支钢就会在冷床前辊道上追上前一支钢的尾段倍尺,造成跑刚。这样在成品后的跑钢,只要已经达到连续出钢状态,每次就得造成3支轧废。为避免这种现象,迫不得已就要降低出钢频率,严重制约了轧钢厂的单班产量。尤其是穿水轧制螺纹钢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螺纹钢是穿水轧制的最大规格,截面积最大,穿水管内水压阻力自然最大,并且穿水水压也是轧制所有规格中最大的,更加剧了成品钢滑行时的阻力;螺纹钢是穿水轧制中成品速度最小的、重量最大的,在向前滑行时,若要靠辊道的摩擦力来增加其速度,需要的动量变化量也就最大,需要的加速时间最长;由于动量变量需要的大,成品初速度又小,所以螺纹钢在辊子上的打滑现象就比较明显,辊道速度与成品初速度差距越大,打滑越严重,所以不能只靠提高辊道动力辊速度来解决问题,否则将适得其反。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螺纹钢由匀速到减速过程明显,降速快;再由减速到加速过程变化缓慢,耗时时间长。这样就导致成品由初速度到与辊道速度基本一致的过程中,需要的时间较长,但所走的路程并不远,也就相当于这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较低,所以后一支钢以成品初速度(18#)前进过程中,如果距离不够远,就会追上前一支的尾段。为避免出现“追尾”而造成跑钢,就要放慢轧制节奏,降低出钢频率,规格越大,影响越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二级螺纹钢轧制线改造装置所用的夹送辊,结构简单,投资小,安装方便,收效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二级螺纹钢轧制线改造装置所用的夹送辊,夹送辊位于3号飞剪之后,所述的夹送辊包括辊道支架、下辊、上辊、下辊电机、上辊电机、与下辊配合连接的下辊底座和与上辊配合连接的上辊底座,所述的下辊在辊道支架上,下辊电机与下辊相连接,上辊电机与上辊相连接,所述的下辊与位于3号飞剪之后的辊道配合连接。上下辊通过各自电机带动旋转,两辊子转向相反,螺纹钢从辊子中间通过,夹持螺纹钢保持一定的速度,使螺纹钢在前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与辊子接触状态,增大其摩擦力,避免或缩短尾段倍尺的减速过程,使其尽早进入加速过程,拉开与下支钢首段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送辊为两个,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夹送效果,使螺纹钢保持更快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二级螺纹钢轧制线改造装置所用的夹送辊,夹送辊位于3号飞剪之后,所述的夹送辊包括辊道支架、下辊、上辊、下辊电机、上辊电机、与下辊配合连接的下辊底座和与上辊配合连接的上辊底座,所述的下辊在辊道支架上,下辊电机与下辊相连接,上辊电机与上辊相连接,所述的下辊与位于3号飞剪之后的辊道配合连接。投资小,收益大,两台2.2kW电机,每天耗电不超过100度,直接成本为50元左右,但效果明显,尾段倍尺速度明显加快,尾段倍尺与后一支钢首段在冷床前辊道拉开20米以上的距离,并且越来越大,出钢频率大幅提高,单班产量由650吨左右提高为700吨左右,最高可达750吨,每天可提高产量150吨以上。一个月来陆续在轧制其它规格时使用,效果都很理想,每天平均提高产量均在100吨以上,直接效益在5000-8000元/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辊电机,2-下辊底座,3-上辊,4-上辊底座,5-上辊电机,6-下辊,7-辊道支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一种二级螺纹钢轧制线改造装置所用的夹送辊,夹送辊位于3号飞剪之后,所述的夹送辊包括辊道支架7、下辊6、上辊3、下辊电机1、与下辊6配合连接的下辊底座2和与上辊3配合连接的上辊底座4,下辊6在辊道支架7上,下辊电机1与下辊6相连接,上辊3与上辊电机5相连接,下辊6与位于3号飞剪之后的辊道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81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金属密封偏心蝶阀
- 下一篇:一种快速过滤装置